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4/1/8 20:11:07 作者:谢强龙 有772位读者读过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我作了以下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分果汁的情境改成了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由冬天到了要进行冬季三项体育锻炼,其中有一项是跳短绳,那我就编出一道买了一大捆绳,全班进行分绳子,这样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教师喜欢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已知单位“1”求部分量用乘法,而知道部分量求单位“1”就用除法,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关键是让学生学会转化,懂得将除法转化成乘以除数的倒数,更重要的是找准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