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仅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
发表日期:2014/4/24 18:57:51 作者:郑承鑫 有1023位读者读过
为了让教师警醒自身存在的师德问题,达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目的,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即教师的行为作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然而我们痛心地看到,近年来,揭露教育界丑闻的新闻层出不穷。是教育走向歧路了吗?不,是社会审视我们的眼光变高了。从社会期望来看,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社会责任要远重于其他职业。世界各国都对教师的职业行为都提出更高的伦理道德要求。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学高仅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
可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有的教师在研究学生与体验成就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有的教师在抱怨学生及无奈叹息的路途上渐渐沉沦下去。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批评、指责学生必须注意场合、注意分寸,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方式。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具备了高尚的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不能因为有黑暗,我们就不去追求光明。在黑暗中点起蜡烛,照亮前进的路。
最后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