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浇灌一份师爱,将收获双份喜悦!
发表日期:2014/5/3 21:50:02 作者:谢强龙 有744位读者读过
多浇灌一份师爱,将收获双份喜悦!
——谈谈自己对潜能生转化的点滴思考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时光如箭,我从师范出来,走上三尺讲台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了,这十五年中有十三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虽然也有过失败的遗憾和委屈的眼泪,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欣慰的笑容。特别是再和潜能生的交往中,我用自己的师爱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也收获了双份的喜悦,因为他们开心,我也欣慰啊!
案例1:我上一届的班上有位小晨同学,他的行为习惯差,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批评几句就逃学,在班的影响也很大。后来我就到他的家里去,先跟他谈心,从正面去了解他,再跟他妈妈交流,从侧面去了解他。原来他父亲过世早,母亲在别的乡镇上班,晚上下班回家往往已经靠近七点了,平时他就自己一个人在家,烧好自己和妈妈两个人的晚饭,然后等妈妈回来一起吃,是一个很有自理能力的孩子,有能独立生活的能力。家访之后我们相处的期间,只要他取得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心灵交流,这样在他再次有不好行为时,我和他深入谈心,使他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进而改正错误。在班里也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承担出口算题和情理口算题小黑板的任务,使他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而且完成的相当好,收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肯定。于是,我在班内就小晨同学做改正缺点的典型,去感染和他有类似毛病的同学,带动他们共同改正身上的缺点。
我的分析: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小学生尤其如此,他们特别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能增强他们的进一步前进的动力源泉。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能有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做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潜能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师爱的力量去感化他们!
案例2:今年这个毕业班是我去年刚送走一个毕业班之后接手的,我和孩子们刚开始都不熟悉,无论是他们的性格还是行为习惯,我都是一片空白,同样在他们眼中我给他们的感觉估计也是一样陌生的。有一天气温突降,一些孩子身体受不了,着凉感冒了。第二节英语课时,课代表跑到办公室跟我说,班上的小宁同学(转学生,成绩经常处于及格线,而且身上经常有不好的气味,同学们都有点疏远他)吐了一地,身上也有,英语老师喊我去处理一下。去班级的路上我想,以前的此类情况都是班上同学互相帮助情理掉的,怎么这个新班级还要麻烦我啊,真是不让人省心,这样一耽搁,家庭作业就批不完了,会影响我上第三节数学课的!
到班上后,我看到小宁周围的同学一个个皱着眉头、捂口掩鼻,还有的用面纸小小的左扇右扇。看到大家的表现,我没有说任何话,自己先拿了一个簸箕,然后扶着小宁去水池边情理身上的污渍,并让他坐在台阶上休息,并问他:“小宁,你还难受吗?如果难受,或者有什么地方感觉不舒服就跟我说,我带你去医院看医生!”小宁一下子眼睛就红了,说:“可是下节课是数学课啊?!”我说可以和别的老师调下课,他连声已经好多了。于是我就赶快装了一簸箕黄沙飞快的到班上,清理好地上的污渍,这样班上的气味就淡的多了。这时候下课铃响了,小天同学主动跑过来抢着去倒簸箕里的脏,小雨和小颖一边跟我说“老师,你别忙了,我们来把地拖干净”一边向拖把处争先恐后的跑过去……这时小宁也回到了班级,将班上洒了水。虽然这个小插曲耽误了近十分钟的数学课,但是却让我们班此后再遇到类似事情时,再也没有学生到办公室找我,而是非常迅速的处理掉了,让我们班的凝聚力更高!后来大家对小宁也更加的靠近,接纳了他,小宁的各方面表现进步越来越大,上次的数学还考了89分呢!
我的分析:这件事情上我没有指派谁去做什么事,而是以身作则,班主任凡要求学生做到的,处理污渍是很脏,要求学生做的,我首先做到了,而且还因此耽误了数学课,学生心里会有一杆秤的,是事事都让老师我亲力亲为、以至于耽误大家的数学学习时间,还是有事情大家一起干,省力又省事呢?要求学生接纳关心潜能生,我自己首先做到了,自然而然班上的部分同学也做到了,有这部分同学带动,就会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这就是“身教胜于言教”的魅力啊!特别是小宁同学,从此以后对全班每个人都非常热心,谁当值日生时不舒服或太忙时,他都很主动的接过任务,上学期评选“进步之星”时,他竟然被班上全票推荐,这先是让我吃惊诧异,细想之下,也在情理之中啊!
我的反思与收获:
只要是一个群体,就总是存在先进和落后的,同样只要有班级存在,就必然会有优秀生、中等生和潜能生之分,这就是事实!而我们班主任就是每一个这种群体中的中心和灵魂人物。班主任每天甚至每时都要开展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费时费力而又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成效的就是潜能生的转化工作。转化潜能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班主任同仁想出了很多绝招和妙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班主任转化潜能生工作策略就是:对潜能生多给予一份关爱!因为“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我们知道,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师爱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可以使学生在逆境中得到安慰、增强信心,在顺境中更加奋发、不骄不躁!然而现实的教育不容乐观,有一句俗话“爹妈喜欢顺心儿”,我们往往在不经意间会对优秀生倾注了大多数的师爱,分给中等生的就不多了,潜能生就更谈不上了,说不准还会“因爱生恨”,我们需要有一颗公正公平的爱心。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做孩子的“知心人”, 对学生要尊重和理解,因为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对学生有真正的爱,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否则教育与学生的感情要求就会背道而驰,更谈不上有的放矢了!乌申斯基曾指出:“如果教育要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多方面地了解学生。”师爱,是一种理智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爱,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师爱,能够创造出最好的教育效果;多给潜能生浇灌一份师爱,我们将会收获至少双份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