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纪海燕>> >> 正文

论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发表日期:2009/4/24 9:47:28 作者:无 有716位读者读过

                                           论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通过音乐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音乐来自生活,音乐表现生活。明确“音乐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音乐”,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在创造中理解音乐,更多的去接触音乐,了解音乐,让音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捕捉音乐的美;让生活溶入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

    如何使音乐教学生活化,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音乐教学内容生活化。

   1,将学生喜欢的歌曲提前教学。

   2,开学初,将整册的音乐教材粗粗浏览一遍,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将受学生欢迎的歌曲搬到前面来上。

   3,选取促进学生发展的来自学生身边的音乐资源。

教材中的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的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难以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新大纲强调:音乐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对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诸如新教材中已经出现的《红蜻蜓》、《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桨》、《茉莉花》、等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的流行音乐、通俗音乐,以及如影视动画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宝莲灯》优秀歌曲,可以利用课前、课末五分钟进行欣赏或演唱,提高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才艺表演,演唱、演奏生活中的歌(乐)曲,尝试用自己喜爱的音乐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获得情感体验。

  二,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

     课堂其实就是一个生活的大舞台,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把生活经验音乐化,凡是生活世界中的一切生活资源都可以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在课堂上开设“音乐擂台”以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技能;通过改编歌词(如歌曲《革命将士出征歌》的学习,教师可以先把歌词改成学生生活中的劳动情景进行学唱,等学会旋律,在向学生介绍《革命将士出征歌》的历史背景,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节奏创编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可以鼓励学生自制“土乐器”,如生活中的废旧报纸、空易拉罐,几只空瓶或者空塑料袋,甚至学生的文具,都能用来演奏打击乐;还可把学生身边的游戏融入到学习中。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能很快的领悟其中的内涵,从而更好的感受和表现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类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让学生明确音乐来自生活。让音乐充满每个学生的心田,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伙伴。

    三 音乐评价方式的生活化。

    生活化的评价强调学生真实经验的重要性,强调教学对真实生活的反映,达到教学评价生活化,建立积极的评价体系。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动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的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宜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班级音乐会”或其他音乐活动能展示学生的音乐作品、演出照片,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这种方式也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

    总之,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音乐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音乐应贴近学生生活,参与学生生活,让学生走进广阔的音乐时空,探索神奇的音乐世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他们在音乐的氛围中感悟音乐,做到心中有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在设计具体教学时,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利用生活资源,让音乐课“生活化”,主动去探究、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也就是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音乐。让音乐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使学生们真真切切感受到音乐的存在,不必顾及“五音不全”,打开音响,充满生机的一切就开始了,因为音乐的一切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