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纪海燕>> >> 正文

让愉快教育走进家庭

发表日期:2010/5/30 23:28:20 作者:无 有646位读者读过

      愉快是一种心态,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最佳状态。因此人生选择愉快是一种智慧,家庭选择愉快是智慧的生长和扩展。
    当愉快走进教育,就是愉快教育。当愉快教育走进家庭就是家庭的愉快。让愉快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既是愉快教育的一种移植,又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突破,这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谈到愉快教育,不少人会皱眉头,会发出疑问:“头悬梁,锥刺股”的艰苦学习会愉快吗?更有一些人望文生义,认为愉快教育就是跳跳蹦蹦,快快乐乐,就是减轻负担,不做作业,显然这种认识是对愉快教育的误解和误读。
    追根溯源地考察一下愉快教育,也许对愉快教育的错误解读会很快得到纠正。我们不妨查一下年历:
    愉快教育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是针对应试教育,用来解决学生长期处在失败心态下痛苦学习而诞生的。她一诞生就像黄浦江的江水流进大海那样自然,很快在全国传播开来,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愉快教育不断完善,也出现了各种表现和实现形式。深圳市宝安区翻身实验学校把愉快教育归纳为“愉在成功,快在养成”就是一例。他们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的愉快来自学业的成功,而较快获得成功的秘决在于养成。养成是指养成教育,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心理习惯。可见愉快教育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理念。她的核心思想是要把学习过程变成让学生品尝成功的过程,把思想教育变成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在愉快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用智慧为学生提供品尝成功的平台,而不是布置昏天黑地的训练和施加无休止的压力。愉快教育不排除教育在肉体上的磨砺和时间上的锻炼。愉快教育不赞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古训,更反对用屡次失败去激励学生。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求职的学历高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指导,往往对孩子的教育表现得很浮躁,一方面他们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坚持“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得急功近利,用不切实际的想法把孩子们推下了“学习的苦海”,这是值得每个家长深思的。
    遗憾的是,直到新世纪拉开了序幕,并走完了七个春秋,愉快教育还排徊在不少家庭的门外,还有大量的学生承受着家长高期望的压力和重养不重教的冷漠,不少学生由于得不到父母鼓励性的评价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少学生由于学习的暂时困扰而受到父母的责骂和奚落,以至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家庭教育的不和谐呀!
    我们不少家庭热衷于给孩子订学习指标,热衷于给孩子请家庭教师,他们不知道孩子缺少的不是学科知识辅导,不是成绩单上的优秀成绩,而是情感的沟通,心灵的抚慰。这些家长不懂得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创设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为孩子提供品尝成功的平台,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和思想品质。至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训应由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完成。记住学习的主体永远是孩子,决不是家长,也不能由家长代替。
    愉快教育没有大面积走进家庭,不是我们家长不接受愉快教育,而是不了解愉快教育,即使部分家长了解愉快教育也不知道愉快教育如何在家庭中实施?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家庭教育问题。
    现代教学信息弥满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物质围墙已经不能把学校和社会、家庭隔离开来了,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走出围墙,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的家庭。
    要解决愉快教育还没有大面积走进家庭的问题,除靠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外,主要还靠学校通过家长学校的方式对家长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辅导,以促进愉快教育在家庭教育的普及。
    愉快教育走进家庭要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教育网络里携起手来,勤奋耕耘,用心滋润,让愉快教育的鲜花在家庭里四季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