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0/10/26 9:12:26 作者:无 有678位读者读过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我有着这样的深刻的体会:在音乐课上
无论老师怎样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我根据自己的
教学,认真地进行反思。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
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
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
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在孩
子们的整个活动中我所播放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是在我的
有意的指导下进行的,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新授歌曲时
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听到歌曲
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
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就有了一定的印象。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
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
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
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
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
互配合。 如:在教唱歌曲《劳动最光荣》时,由于这首歌曲的趣味性浓厚,所以在学唱新歌之前,我
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在根据自己
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一起弹唱。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
听,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创编旋律的形式来加强孩子们对识谱的学习 ,可以在学唱新简谱之前创
编, 也可以在学完了新歌之后来创编。这样都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