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纪海燕>> >> 正文

教学案例《八只小鹅》

发表日期:2011/6/14 12:03:10 作者:无 有908位读者读过

                             教学案例《八只小鹅》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唱歌曲,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并学唱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以兴趣为主导,以情感为主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轻快而有弹性地演唱歌曲。帮助学生表现音乐,关注歌曲的情绪和风格,使原本枯燥的环节变得更加有趣。我在教学中力求在做到层层递进,关注环节与环节的递加、同一环节内的小递加。通过这样,让学生由不会到会到情感的升华。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在二声部的合唱训练中,力求让学生初步做到相互配合默契,基本完成伴唱的练习,为今后的合唱训练做好铺垫。

《八只小鹅》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表现了一群小鹅在快乐地玩耍的画面。歌曲为2/4拍,旋律欢快风趣,简明而明快。形象生动地模仿出了八只小鹅“呷呷呷呷”的欢乐可爱的叫声,充满了童趣。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合理使用教材和利用教材。

教学重点

1、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准歌曲。

2、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之间的相互配合。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一群小鹅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听,从远处走来了。【放音乐】

设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小鹅的叫声哪些变化?能模仿一下吗?【放音乐】

带领学生用歌声模仿鹅的叫声。用手势引导学生唱出渐强渐弱的变化,感受其音乐形象。

意图:导入设计简洁、有效。在趣味中在把学生带入了主题明确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表现由弱到强或由远到近的音乐形象。

二、学唱歌曲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听听他们在干什么?

2、初听全曲

设问:你们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感受到它们怎样的心情呢?

3、教师范唱

4、尝试表现

学生跟范唱进行表演。感受歌曲的情绪和二拍子欢快而有弹性的节奏特征。

5、学生轻声跟唱。

提示:听后留给你印象最深的哪一句?

(学生模仿会唱的乐句。)

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韵律,教师运用肢体的语言让学生初步尝试和表现歌曲。

6、教师指导

⑴、及时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解决难唱的地方。

⑵、运用形象的肢体语言进行难点的指导。

①、分析乐句所发生的变化,并准确演唱。

②、视唱法与听唱法相结合,运用手势和旋律线学唱曲谱。

7、跟琴完整演唱。

意图:运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指导,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对比乐句、手势、旋律线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唱准歌曲。用轻快而有弹性、优雅而舒展的声音演唱,更好的表现小鹅快活的形象。

三、合唱部分教学

1、练一练  听一听【出示课件】

⑴、红绿灯游戏

①、讲述游戏规则。

②、分组练习

根据教师的手势在合适的时候加入与离开“呷呷”伴唱。初步学唱歌曲的合唱部分。

⑵、欣赏

①、自主发现“呷呷”出现的时机。

②、欣赏合唱部分。

师生总结:加入“呷呷”后音乐更加丰富了,情绪更加热烈了。

2 说一说   唱一唱【出示课件】

⑴、合唱知识。

教师很明确地讲述了什么是合唱,并清楚地指出了怎样认识合唱谱,应该怎样演唱,然后分步骤、分声部、分层次地进行了练习。

⑵、分层练习合唱部分。帮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合唱的感觉。

要求:相互配合要默契。

通过唱一唱、听一听、说一说再练一练的活动,明确二声部进入的时机,正确演唱合唱部分。有目的地进行重、难点讲解和练习。

意图:通过游戏自然过渡到歌曲的“二部合唱”学习。在体验合唱效果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分层次地进行“二部合唱”练习,使枯燥的环节变得有趣。

3、完整演唱【出示总谱】

师: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小鹅可能在怎样玩耍呢?我们现在就是 一群可爱的小鹅。

教师在和学生演唱互动中关注学生的演唱情绪和演唱方法,有针对地进行指导。

四、教师小结

音乐的确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更感谢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教学反思:

《八只小鹅》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节课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具体在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技能是在音乐活动中获得。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源动力。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引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让孩子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在音乐活动的参与中获得,并在活动中追求情感的体验。如:红绿灯的游戏训练使学生们参与二声部的学习。通过唱一唱、听一听、说一说再练一练的活动,明确二声部进入的时机,正确演唱合唱部分。通过游戏自然过渡到歌曲的“二部合唱”学习。在体验合唱效果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分层次地进行“二部合唱”练习,使枯燥的环节变得有趣。二、追求从外到内的情感体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我关注难点的层层递进,关注环节与环节的递加、同一环节内的小递加。如课的开始导入,启发学生感受听出小鹅由远到近的力度变化、对比乐句中我和孩子们一起体验高山的呼唤,不断地刺激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音乐体验由外到内越来越深入,最终水到渠成。

三、在辅助教学中巩固听觉。  

本课歌曲第一乐段的前半段乐句和后半段乐句 5 5 6 7 1  35 5 6 7 1  1︱”和后半段乐句 5 5 6 7 1 3 - 5 4 3 2 1 1 -︱”是比较相近的,学生难以熟练掌握,没有音高的高度准确性,容易出现“走调”的现象,采用了手势和旋律线加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体验、感知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通过学生了解旋律,走向后来通过听觉帮助猜唱乐谱,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乐谱的高度了解。这也是一种自然的、符合儿童特点的视谱方法。当然音准观念的获得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练习能获得。 

在这节课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学必须要遵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在师生共同体验、探究、合作和表现中,享受音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音乐课我力求动、玩、乐都围绕着音乐进行,再加上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