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4/10/16 13:19:08 作者:李悦 有1535位读者读过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体会李时珍不怕艰苦,认真工作,为民造福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感悟李时珍的高尚品质。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一、 悬念导入,了解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同学们,有这样一部著作,它在世界医药学宝库中堪称经典,它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它一共有52卷,近200万字,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它的编订历时长达27年,你们知道这是哪本著作吗?
(生答出《本草纲目》)
2.《本草纲目》又是由谁编订的呢?(生:李时珍)那么咱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与张仲景一起被人称为“医林二圣”。李时珍受家庭影响,自幼爱好学医,24岁开始随父亲正式行医。为了修改古代本草书中的错误,他开始编订《本草纲目》。为此他倾尽毕生的精力与心血,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三易其稿,最终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
二、 揭题,解题
1.那么,在这将近30年的时光,李时珍是怎样编订《本草纲目》的呢?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2.这里的“宿”是本课的生字,哪位同学知道“宿”字在这里的意思?(请生回答)究竟他解释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宿”字原来的写法。你们觉得像什么?(生答)是的,“宿”在这里就是睡觉、过夜的意思。
3.谁能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4.读了课题,你最想问的问题是……
(学生回答,如:李时珍为什么“夜宿”古寺?“夜宿”的是什么样的古寺?……)
下面,咱们就打开课本,去文章中寻找你所要的答案。
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先看一下朗读提示(师读提示),拿起书本,开始朗读吧!
(学生读课文,师巡视)
2.老师刚刚看到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生字词都读准了吗?句子都读通了吗?那么老师可要来考考大家喽,敢接受挑战吗?
3.第一关:二类字组成的词语
(1)加拼音:①请一生读
②请另一学生评价,再读
③若第一个学生有错,要让他再把错词再读一下
(2)去拼音:开火车读
4.第二关:一类字组成的词语
(1)会读:①请生读,师评价
②生带读
③齐读
(2)会写:①请学生讲易错的字
②师范写:尘、煮、砖……
③学生描红(提醒坐姿、投影展示)
5.第三关:难读的句子
(1)“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2)“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6.恭喜大家通过了三关考验。还记得朗读提示里的思考题吗:李时珍为何要花将近30年的时间修订《本草纲目》呢?谁来说说你找到的答案。
(生答:“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是啊,这一句正好吐露了李时珍的心声,为了纠正旧的药物书中的缺漏和失误,为了造福万民,他吃再多的苦也要修订好《本草纲目》。那么,他们师徒二人在察访药材的过程中究竟吃了哪些苦呢?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1-4自然段,来感受师徒二人的艰辛。
四、 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下“默读提示”。(生读提示)
2.同学们,开始吧。(学生默读,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
(1)第一自然段:①说说你的理由,出示红字。
②你是如何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出示词义。(吃苦耐劳、忘我找药)体会读。
③我们再来通过一段视频感受一下李时珍师徒二人察访药材的艰辛与不易。(观看视频)[解说:师徒二人为了寻找某草药跋山涉水,经常需要求助于当地的老乡来为他们引路。在陡峭的山路上,年迈的李时珍不得不杵着木棍前行。有时他们还得翻越悬崖峭壁,没有路时他们只能依靠绳索攀登。……但是,即使困难再大,只要他们找到了所想要找到的药材,便会激动万分,欣喜若狂,忘却所有的辛苦,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④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⑤李时珍为了编订《本草纲目》到处奔波,十分辛苦,我们不妨总结为“奔波苦”。
(2)第四自然段:①说说你为什么划这里。这是怎样的一座古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破败?出示红字。
②解释“断垣残壁”,看图片感悟,体会读。
③还有同学想要补充的吗?/李时珍为什么会来到这样一座古寺?
(3)第二自然段:①“一心赶路”为的是?所以才……为此师徒俩不免……是啊,这地方……谁能体会一下师徒俩的焦急心情,来读读蓝色的字?
②试想,此时此刻,太阳已经渐渐下山了,从“飞鸟归林”这个词你们又能感受到什么?……没错,连鸟儿都有栖息的地方,可师徒二人连睡觉的地方还没有找到。谁再来读一读。
(4)第三自然段:这时弟子庞宪好像发现了一丝希望,可是天色已晚,他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些轮廓,但他还是十分激动,便拉住李时珍的衣角说:“先生,你瞧!”
(5)最后一句:可谁曾料想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间破败的不能再破败的古寺,这样的古寺你们会进去住吗?……但是,李时珍却对庞宪说……从李时珍的这句话和他的这一决定你能感受到什么?(表现了李时珍因陋就简、随遇而安,一门心思全部扑在修好《本草纲目》的伟大事业上了。)
五、 总结、布置作业
1.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但他却说吃点苦是
值得的,说明在他身上具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5-13自
然段,看看师徒二人还吃了那些苦,看看李时珍是如何记录寻访所得的,在他的
身上还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2.剩下来的时间请大家拿出预习导航,完成上面的课堂练习。(配音乐)
板书设计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
行之苦
不怕 苦
住之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