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吃牛排?”
发表日期:2014/10/13 22:38:21 作者:郑承鑫 有632位读者读过
今天,做了半天的代理班主任,中午,第一次和二年级的小朋友在教室里一起吃饭。
记得以前见习的时候,对于在教室里吃饭这种安排感到很惊奇,教室,明明是学习的地方,怎么能用来吃饭?圣洁的地方怎能沾染人间烟火?不过现在,对比于食堂里一阵阵让人想赶紧吃完逃离的嘈杂声,教室是个不错的就餐场所。
下课铃一响,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几位小负责人就来到教室门口,两人抬箱子,一人拿盖子,一人端装饭匙的盘子,分工有序。其余人自觉地在教室过道里排好了队。看来班主任平时训练有方啊。由于我没这种经验,一会儿指着独立出来的饭盒问周围的孩子是否是我吃的,有人就以为我不会开饭盒要帮我开;一会儿又问他们装汤的盆应该放在哪儿,平日是怎么分汤的“一会儿又问饭匙不够怎么办。
速度快的小朋友一打开饭盒,就惊呼:“哇!今天吃牛排!”其实那是猪排,只是长着与牛排相似的面孔。哪知不一会儿,就听梦媛说:“我不要吃牛排,谁要吃牛排?”原本稍显安静的教室渐渐沸腾了,先是几个人说“我要我要!”,然后越来越多的小手举起:“我要我要!”真实奇怪了,还有小孩子不吃肉的事?是为了体现自己乐于分享的好品质?梦媛这孩子应该是真不喜欢吃这“牛排”。看架势他们好像经常这么做,我就暂且由着他们吧。梦媛似乎为难了,站起身左选右挑的。不知谁起了个头,说“给潘浩”。潘浩是个优秀的学生,老师的小助手类型的,没想到不仅老师喜欢,同学们也喜欢呀。这下彻底沸腾了,大家一起起哄“给潘浩!给潘浩!”民意不可违,在大家齐刷刷的注目礼下,梦媛端着饭盒走到角落里潘浩的位置,仿佛承载着全班的希望,在进行一项光荣的任务似的,把“牛排”夹给了潘浩。可见,潘浩在班级中很有群众基础啊!
这下可不得了了,又有人说“我不要吃牛排,谁要吃牛排?”,又有小手举起讨要“牛排”,连“调皮大王”也如法炮制。别的小朋友我不能确定,这“调皮大王”的心思还是能确定的,他也想借此吸引目光,赢得喝彩。于是,全班的送“牛排”声在我的制止中戛然而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