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星星>> >> 正文

[原创]时间有限,我们应该教什么呢?

发表日期:2014/12/16 15:28:15 作者:王星星 有569位读者读过

这是第二次的基地培训了,听了两节课,可以说很有感触!《孙中山破陋习》,《滴水穿石的启示》分别是三年级与五年级的课文!《孙中山破陋习》是三年级的最后一篇课文,经过将近一学期的学习,可以看出这群小调皮们已经很能够从二年级的低年段的学生角色里出来进入到三年级的中年段学生的行列了。她们对语文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上课的流程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在听了这节课后,让我对语文或课文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就像一位老师说的,我们在学校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或许并不密切,有时候能够给予学生的东西其实并不多,这无疑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现状。在班级里,在课堂上我们上课的时间是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这四十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就要求我们在这四十分钟里能够把握自己要教授的内容,能够有所选择与取舍。在《孙中山破陋习》与《滴水穿石的启示》的课堂教学中,两位老师都很精准地选择出自己要教授给学生的内容!两位老师的选择点不一样,《孙中山破陋习》的侧重点可以说是在朗读上的,孙中山的感情,孙中山妈妈的感情变化,在这个变化中应该怎样连串起来,是注重其中的感情变化!《滴水穿石的启示》则是注重对于滴水穿石精神的讲述,并且能够在这样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两个侧重点的选择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要注重朗读与情感共鸣的引导!

在听课的过程中,老师通过两句话的对比,让学生先说一说其中的不同,比如“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和“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让同学说说这两句话哪一句话更好,又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品味出在这些句子中包含的情感上的变化,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面再回到课文当中去,回到课文当中去感受孙中山在其中包含的伤心与痛苦,由此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让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先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然后再让学生与老师金星配合的朗读。外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十分注重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情送入到课文中去进行朗读,让学生与文本,作者,老师之间的共鸣更深,更广!《滴水穿石的启示》中也是如此,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学生之间的朗读,交流来进行感情上的碰撞,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中的感情!

听的这两节课可以说都有非常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能够单刀直入地进入课文,让听的学生非常清楚自己在这一节课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从而让师生之间的共鸣与配合更加默契,让课堂因此而更加融洽!

所以或许以后我们更应该思考在课堂的短短四十分钟我们到底应该教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