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刘雪红>> >> 正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发表日期:2011/11/29 21:26:14 作者:无 有533位读者读过

教育名家魏书生老师在他的《12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文中写到: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正处于习惯的养成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对他们影响很大。通过不断对孩子的培养,良好习惯就会通过有意识地一次次强化练习,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而长久地固定下来;而坏的学习习惯总在无意识地机械重复中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其实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对他们的学习要求。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学习热情高,兴趣浓,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从而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一种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另一部分学生的习惯较差,具体表现在:课堂上不能至始至终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后不能主动地进行预习、复习、课外阅读等工作;家庭环境差,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督促,不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导致有些学生家庭作业拖拉,质量差,甚至不做。

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良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所以,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一、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教育学生在课间做好上课准备,将上课用书,文具等全部摞在一起放在固定的桌角。(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做小动作的几率。)

2、教会学生如何上课。

科学用好眼、耳、嘴、脑四样东西。用“耳”去倾听,一是专心致志地倾听老师讲课,二是学会倾听同学们发言;用“眼”去看,老师讲课看老师,学生发言看学生,指着黑板看黑板;用“嘴”去说,力求语言完整,表达流利,积极发言;用“脑”去思,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会思考的习惯。

3、杜绝做小动作和开小差现象。

杜绝学生做小动作和开小差现象的最好办法是课堂巡视。讲课时,用目光巡视学生;做作业时,适当的走动巡视。发现某生在做小动作,就及时用目光交流或走到他的面前,从他手中拿过玩的东西放在讲台上;发现某生思想开小差时,就请他回答个问题,当他回答不出来时,就请他认真听完其他同学的回答再坐下。有时那种恰似无声胜有声的做法可以起到“以一儆百”的作用。

二、培养良好的写作业或考试习惯。

1、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小记事本,每天一页记下家庭作业,便于学生按量完成和家长检查。

2、养成独立完成的好习惯。有的学生在写作业或考试时,遇到不会的下意识就会看同桌的,久而久之竟成了一种坏习惯。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在考试时会找个空教室单人单座以检验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没有这样的条件时,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上面盖一个本子,写完一题盖一题。学生订正作业或试卷,建议采用面批的方式。及时复批,及时当面订正。这也是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的好习惯的一种措施。

3、认真书写和耐心检查的好习惯。

严格要求学生就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但严格之中不能缺少笑容、鼓励、关怀、付出和爱……

说一千,道一万,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习惯的培养不单是某个年级段的事,它是持续性的;也不是一、两个措施就能促成的,要靠长期有意识的督促和培养,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活动的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自始至终保持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出现习惯的随意化,甚至一个好习惯慢慢演变成坏习惯。因而,作为教师,应当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学生习惯的偏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通过不断的强化练习,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习惯好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养才会相应提高,那么教学质量何愁不能提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