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郑承鑫>> >> 正文

《认识10—20各数》观课感想

发表日期:2015/1/25 21:02:17 作者:郑承鑫 有495位读者读过

《认识10—20各数》观课感想

一、情境贯穿始终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运用语言、画面来营造一个适合的情境是有其必要性的,

但有时会陷入为营造情境而营造情境的尴尬境地,出现“凤头鸡尾”的现象。本课年代久矣,许芳老师是以之后被无数次请上课堂的喜羊羊作为主角:羊羊运动会上,运动员陆续进场,村长给大家发彩旗。这是一个有智慧的情境:第一,一人发一根彩旗,有多少名运动员就发多少根彩旗;第二,彩旗的形象与小棒相似,转化自然。在第一层次“认识10个一是1个十”时,出示10只羊;在第二层次“认识12”时,增加两只羊;在第三层次“认识10—20各数”时,给羊编号。想想做做第4题和5题被演绎成去喜洋洋家做客过程中出现的场景。有始有终,情境合理不牵强,生动有趣味。

二、注重发展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出示草莓图,“先估一估,再数出来”。引导学生明白“估一估”就是“猜一猜”后,课件隐去草莓,此举甚妙。若课件上的草莓就摆在那儿,学生势必会在心里默默地数。而猜也不是盲目笼统地猜,教师提供一根拐杖:“猜比10多还是比10少?”。这里的“估一估“是让学生凭借对数的大小的感受,直观地判断失误的数量,而之后的”数一数”则主要是通过数数对估计的结果进行验证。出示薄荷糖图,估算循序渐进,先是和10比,再和上图的草莓图比猜到底是十几,以已知估未知。

三、方法指导到位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本课又有多处需动手操作,若教师调控不力,将影响教学效果。在指导学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时,教师语言明确,细致入微,示范有效:把小棒堆在一起,拿起小棒,两头对齐,用左手握紧小棒,右手拿起皮筋套在小棒上,用手指撑开皮筋,将皮筋交叉,再套上去。在成人看来,这只是一套简单的动作序列,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手部精细动作尚未发展完全。许老师将其分解成若干步骤,步步明确,也需要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郑承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