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谢强龙>> >> 正文

廉洁从教是高尚的师德之根

发表日期:2014/11/16 19:53:02 作者:11057 有694位读者读过

廉洁从教是高尚的师德之根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廉洁=廉+洁,“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说的就是不受贿赂,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贪图财货,不沾不污,洁身自爱,这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廉洁是为人、尤其是为官者的根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所以廉洁被视为“国之大维”、“仕者之德”和“人生大纲”。它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为人廉洁,要求做人清介自守,这是基础;二是为官廉洁,要求廉洁奉公,这是对为官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更应当追求真善美,铸就廉洁从教、一心育人的高尚师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廉洁从教是对教师品行和作风方面的道德要求,是教师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是师德之根本。师德说到底就是做人之道,为真为善为美之道,“道者教之本也”。教师为师立教必须遵循做人之“道”,古语有“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天下治”,可见师德具有多么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的产生发展是社会的需求,并受社会制约。而社会的发展,总是要求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来促进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还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来促进社会来保持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满足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新一代社会成员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品德操行除了仁爱、真诚还包括公正廉洁,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为师不廉就是品行不端,那如何能够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呢?

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当之处,人格上的任何不完善,都会严重地影响教师的声望和威信,进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言行对社会风尚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廉洁从教的行为便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如果做不到廉洁从教,不仅影响自身的形象还会带来许多人价值观取向的偏移,甚至污染学生或他人,使不良风气蔓延,和谐社会的创建也将永远是镜中花、水中月。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廉洁从教,不仅使行风清政、学子尚德,而且能重塑世人道德、净化世人灵魂、净化社会风气、使社会越来越和谐。可见廉洁从教是有重要社会意义。廉洁从教,不仅正对教师有效对学生教育良好人格条件和内在基础,而是对形成文明的社会风尚也具有重要意义!

从事教师职业就不能斤斤计较,而必须具有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能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事业的决心和勇气。正因为如此,世人一旦说起教师这个职业,总是自然而然地把它同奉献精神联系在一起——称颂他像蜡烛,向世界奉献光明;像园丁,向生活奉献美景;像人梯,向人类奉献进步;像铺路石,向孩子奉献坦途。

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凝心聚力,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倾情奉献。我们所拥有的教育资源首先是属于学校的,属于学生的,应当把它公平地奉献给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我们不能给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成金钱关系。我们要小心呵护师生关系中纯真的感情,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使命。

我们教师必须要抵制社会上的那种“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不良风气,那要如何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呢?一是应明确是非标准,有了事非标准才能增强判别事非能力,才能抵制污染之风保持教育公正。事非标准的掌握与判别能力的增强来自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理解来自于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自觉修养,来自于对国家政法律的自觉学习。二是敢于抵制不正之风气,严守公正立场,凡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凡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行为,都坚决抵制,不能麻木不仁,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不做任何违反道德原则和政纪法规的事情。

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孩子,孩子的未来取决于教育,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取决于教师,所以说教师肩负着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每一位廉洁从教的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让清正廉洁之风吹遍每一座校园,让每一座校园成为圣洁的地方,让每一个莘莘学子成长起祖国将来建设和发展的栋梁之材!

综上所述,我认为廉洁从教是高尚的师德之根,每一名教师都应做一个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的人,做一个心系学生、奋发进取的人!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和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本着“淡泊人生蓄以明志,清廉处事方能致远”的理念,用更加认真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正确引领下,努力成长为一名让领导信任、受到家长尊敬、得到孩子爱戴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