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倪海琴>> >> 正文

[原创]做中学,有效学

发表日期:2015/3/9 20:49:31 作者:倪海琴 有452位读者读过

做中学,有效学

                观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有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吴冬冬老师的这节课让我看到了新课标下的有效课堂,我的感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感兴趣的便是好的情境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实习时便听过一次,当时教师便用的切土豆来引入新课,学生对这非常感兴趣。所以当看吴老师执教这课又用这个时难免有点失望,觉得没有创新。但是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他们对这很感兴趣,这个简单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自然地认识了平滑的“面”,两个面相交形成的“棱”,三条棱相交形成的“顶点”,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面、棱、点不是孤立的。

二、突破表象,动手操作

在切出长方体后一般想到的便是介绍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就好了,但吴老师通过“我是小小建筑师”的活动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理解,突破了以往认知结构中的表象。学生动手操作后小组汇报,有的学生通过动手发现选红色的不行,能自己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操作中有效地学习。

三、多次建模,内化长方体特征

    教师出示只看得见三个面、9条棱的长方体,让学生用虚线勾勒出隐藏起来三条棱,从而建立长方体的模型。初次建立完之后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去掉几条棱后你还能想出这个长方体吗?吴老师去掉模型后换种形式再建立,最后变成正方体。学生就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充分感受长方体的特征,从而充分地认识长方体,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认识正方体,真正做到了做中学,有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