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比生命还重要
发表日期:2015/3/17 12:20:43 作者:郑承鑫 有650位读者读过
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似乎是一场全民的洗礼,从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代表性人物身上,折射出中国的人性与社会。它也是一面旗帜,宣扬着道德的风尚。人们在感动的泪水中洗涤心灵的污垢。
作为唯一的教育者代表,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诠释了信念的力量。
七旬外交官朱敏才夫妇义务支教贵州山区九年,他们放弃退休后的舒适生活,选择发挥余热,为下一代的教育做贡献。而在我们的印象中,这类城市高知分子理应在广场舞扭着腰,在树荫下下着棋。生活条件的艰苦,远离亲人的爱,加之身患危险疾病,也没有停止支教步伐,当他病倒后,妻子给他加油打气,让他快点好,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活,我为之震撼。现在,也有一些心怀教育理想的年轻人选择支教的方式来磨练意志,丰富阅历,可是最多不过三年五载,有几人能将之视为生命的信念呢?要像他们这般坚持支教真的很难,社会太现实,有多少人的教育理念早已被改变。
9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谱写出了一曲扎根贫困山区、无私奉献教育事业的动人乐章。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用燃烧自己,照亮着山区孩子成长的路,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家庭儿女也需要他们,而他们毅然选择支教,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执着?对于朱敏才来说,这也许是一种追梦,完成他年轻时回家乡教英语的梦想。年老的时候,最初的梦想会愈加明晰,渴望会愈加强烈。他们年轻时是中国社会的栋梁,年老了更是社会的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