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晓静>> >> 正文

研修日记(一)

发表日期:2015/4/13 20:41:15 作者:王晓静 有667位读者读过

镜头一:

一道习题讲完,教师问学生:“大家懂了没?”大约三分之一表示没懂,教师再讲一遍,又问:“这下懂了没?”还有十几人没懂,再讲,再问,这次又六、七人举手,教师实在恼火,气愤地说:“笨死了,讲了三遍,还没懂”,角落里传来一句:“是啊,笨死了,讲了三遍,还没把人讲懂”

镜头二:

快放学了,教师急急忙忙的将家庭作业写在黑板的左下角,问:“看到家庭作业没?”当然是一片“看到啦”,孩子回家拿出作业本,脑袋一歪,作业写哪儿呢?

这是我们常见的情景,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理解,为何孩子总是这样,那么笨。

其实是我们对孩子的感知方式的认识不到位,孩子的感知方式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可是我们往往以同样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来传授,甚至灌输知识,还时常抱怨孩子们的不聪明和记性差,更要命的是,我们还会不由分说,给孩子贴上撒谎、多动症等标签。

下午半天的研修,我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些,远远不止……

关于儿童的感知方式这方面的知识,我记忆中大三时的《儿童心理学》曾经修过此项内容,甚至在后面的该科目的考试中,我的成绩还相当可观,以及后来参加六城区教师入编考试,教育硕士考试,这块的内容,我都完成的不错,甚至遥遥领先。

可是这些丝毫不影响我难以理解类似于以上的现象。

感谢研修的机会,感谢南京师范大学的谭顶良教授,他的《小学生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让我能将之前的理论知识和我的教学实践结合了起来,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真的觉得时间飞快,当然这和谭教授的幽默风趣密不可分。但是我想,更重要的应该是,他了解我们这些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讲授,我们理解起来就会简单很多。在整个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发出“原来如此”“确实是这样”“我们班就有这样的现象”“对呀,可以这么解决啊”“这方面的理论我早就学过啊,怎么没想到呢”这样发的感慨。反观我自己,如果我也可以立足于孩子们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加上一么么的幽默,是不是也可一让孩子们发出上面我的感慨呢?

                                               

                                                 2014413日于金科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