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记(二)
发表日期:2015/4/14 19:33:38 作者:王晓静 有1008位读者读过
谁来实验班?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来,可以说,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它强调把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化为在教师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把学校办成真正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校”而不是“讲堂”,从而实现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素质提升,终端成绩优秀的全部理想。
北京东路小学曾经开设过一个以生本教育为理念的实验班,实验从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结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六年级的毕业考试,实验班不需要参加玄武区的其他任何一次学业水平测试。
结果是,二年级的时候,这个班已经现象出与对比班的不同,无论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管理能力,还是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多方面,家长们也千方百计的想将自己的孩子塞进实验班。
看起来实验结果很不错,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可以推广了呢?感谢陈静老师,带着我们继续追究了几个问题:
首先是实验班的生源。实验之前,有《告家长的一封信》,说明实验的过程、时间、目的等等,本着自愿原则,大约有一百名家长愿意加入。其实,这本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甚至有赌博的意味,家长愿意将孩子放进实验班,说明他们本身对教育的理念就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势必也会支持学校的这对实验班的一些决策,这本就是一次筛选。
还有第二次筛选,就是学校。学校对那一百多个孩子再一次的选择,那么,学校的原则是什么呢?陈老师没说,其实不用多说,我们都能猜到。
然后是配班教师的选择。语数是由该校最具有实力的两位老师担任的,是谁,我太寡闻,忘了。不过,四年级,这个班的数学老师换人了,后来的这位老师能让我们推测之前的两位老师的实力,贲友林,百度一下,我们都会知道。
接着是教材的选择。实验班有独立的生本教程,以语文为例,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大约二十几课,包含识字。生本教程有六十课,大范围的阅读,对生字的要求为认识、会写,而不是反复的描红、抄写、默写。当然,实验班的孩子也用苏教版的教材,也就是说,他们有两套书本,双线并行。
除此以外,实验班还有一柄尚方宝剑,即前面说到的,他们不需要参加玄武区除毕业考试以外的任何一次考试。
所以,谁来实验班?谁愿意来试验班?谁能来实验班?
2015年4月14日 金科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