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晓静>> >> 正文

研修日记(三)之表象的背后

发表日期:2015/4/15 13:34:28 作者:王晓静 有746位读者读过

越来越庆幸能参加这次的“顶岗实习、置换研修”,每节课都能让我从中学到很多,每天都会发出“确实是这样”“原来可以这么做”“太巧妙了,还有其他的更简洁、有效的方法吗”……诸如此类的感慨。除此以外,还能见到那么多的小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相比之下,我就像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有崇拜、敬佩,还有如饥似渴。

今天见到的更是一位大家,海门市实验学校原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兴华老师,我们所熟悉的张齐华老师是他的爱徒。之前曾读过张老师的《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他将儿童学习心理和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让人理解的同时又心悦诚服。

由于时间有限,张老师主要围绕数学教学中“表象”和“变式”两个概念展开,其中举的一个关于“表象”的例子让我印象很深。张老师在《面积与面积单位》的公开课中,在学生充分地感知“1平方分米”有多大之后,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看到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有多大,再请学生从一堆大小不一的正方形中挑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其实这是一个从形象到表象再抽象的过程,因为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比如“1平方分米有多大”这样的问题,生动的直观只能为儿童提供理解的起点,而表象的简历则有助于他们更快得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顺利得向抽象思维过度。张老师在学生充分感知“1平方分米”的纸片之后,将其藏了起来,让孩子们闭眼回想刚才的1平方分米到底有多大,帮助学生建立鲜明准确的表象,并以此为或中介,通过抽象思维,对“1平方分米”这个概念达到理性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一堆正方形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可惜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大家们的做法,我们往往会生搬硬套。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这一节,在总结出规律之后,也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商不变的规律是什么。而事实上,商不变的规律已经是经过一系列的感知之后得到的一个非常抽象的规律了,如何要退回到表象甚至感知这一层面了呢?

对于我们这样的新手教师,模仿大家的做法,固然是一条学习的途径,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真的需要我们透过他们做法的表象看到背后的心理学依据,万不可生搬硬套,甚至违背了我们最初的认知世界的规律,如果那样,还不如不做。

 

 

 

再啰嗦几句,今天见到张老师,真的有点出乎意料。很朴素、干净、谦逊的一位老人,就像邻居家的爷爷或者伯伯,你永远都想不到他居然是一位特级教师,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相比之下,我们这样成天叽叽喳喳、读书不多还有点愤世嫉俗的年轻教师真的要好好反思自己了,不仅仅是教学,还有做人。附上一张他的签名,原谅我的小粉丝之举吧

                                   2014415  金科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