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在赛课中磨练 在感悟中成长

发表日期:2015/4/21 6:25:28 作者:洪琳琳 有702位读者读过

赛课中磨 在感悟中成

              ——湖熟中心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赛课报道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大家对课标、教材的正确解读和思考的能力,努力践行我校“1144”课堂教学改革模式,49日和410日上午开展了湖熟中心小学“五四杯”数学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本次赛课有倪海琴、茅成、顾云云、郑承鑫和陈士勇五位老师参加,采取“同课异构”形式,执教了二年级下次第七单元《认识角》。五位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在导入和重难点的突破中各具风格,但都秉承“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在指一指、找一找、数一数、做一做、玩一玩、比一比等活动中充分感知了角的特征,内化了角的内涵。

课后,在陈主任的带领下数学组又及时对五位青年教师的课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尤其在难点的突破上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备课、赛课、评课,经历这样三个环节的打磨,每个参赛教师都受益匪浅。这样的赛课活动,给湖熟小学数学教师带来的不仅仅是收获,更多的是思考!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认识角》教后反思

                                  湖熟中心小学   郑承鑫

第一次参加赛课,感觉挺新鲜。由于是同课异构,同样的教学内容,课的结构风格因人而异,教师的设计智慧和应变经验的差异更加凸显。准备期间思路很混乱,翻阅了教参,搜了几篇优秀教学设计和实录,下载了几个PPT,感觉难以取舍,七拼八凑地串烧了一番。只听了茅老师和顾老师的课后,觉得她们这样设计都不错,然而又不想改变已有的思路。上完之后,看了陈主任的听课思考,真心觉得自己的认识肤浅,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见解。经验是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的,思想是必须经受岁月打磨,对待这份事业,用心和静心是必须的。

关于造角这一环节,之前是准备了毛线、钉子板、小棒、圆片等材料的,但是仅每4人一个材料袋,后来从实际考虑,为了保证人手一个活动角,也为了不节外生枝,还是采取了跟大家一样的做法。这样做确实体现不了创造的意义,莫不如说是组装角了。

关于用身体比划角,之前在二(3)班试了一下以角的身份介绍角,有小朋友知道以头为顶点,张开双臂为边,一张一合地变大变小,有点情景剧的味道。在二班上时时间有点紧,效果没充分出来。

关于角的大小,确实是令人纠结混乱的一块。茅老师上完后就提醒我这块只要一带而过,不要和学生过多纠缠,以避免被学生的思维牵着走。果然,在我上课时还是疙瘩了,学生说不出来想要的答案很急人。

师傅曾指出我上课的缺点是散,每一环节是一块一块的,没能串起一条线来。这次,乐老师、茅老师也认为,我的每一环节总是缺少点什么,本该顺势而就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我想,应该是我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没有牢牢抓住主线,所有的环节都是围绕着目标的。跟思考深度有关,跟经验有关。

其实,这样听了其他老师的课,自己也上了课,也听了别人的建议,还是有些糊涂的,细节的处理还是不甚了解。如果有可能,我还是希望能有最终比较完美的设计,并且能再次尝试,付诸实践。

《认识角》听课反思

湖熟中心小学   刘雪红

49日、10日,我在本校听了5节数学青年教师的课---《认识角》,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感受如下:

教师们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从生活的常见物品中引入课题,其中倪老师的导入很巧妙,先复习已学图形,再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拼一个三角形,随意拿走其中的一根,剩下的是什么图形,从而引入课题。从直观形象的事物入手,重视让学生亲自感知。角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从解释、概括,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五位教师老师多处让学生亲自感受、体会。在认识角的过程中,都是让学生指一指生活中的三角尺、五角星、剪刀等等实物中的角,进而把生活中的角抽象成数学上的角,再通过比一比、摸一摸感受角的特点,抽象出角的特征,再寻找生活中的角,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感知,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顾老师、茅老师、倪老师、郑老师在教学角的概念这一环节,教学很细节很精细,教学效果较好。特别是顾老师,教态和蔼可亲,语言亲切富有感染力,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在突破难点环节中,陈老师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教师把角的大小比较分成两类,一类是可以用眼直观比较出来的,另一类是看不出来的。先让学生做角,问:你是怎么做的?学生通过表述做角的方法,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件比较两个角的不同,得出角有大小。再让学生玩角,做一个比老师大的角、比老师小的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的比较出角的大小。这时,教师拿出两个角,问:哪个角大?学生答案不一,产生分歧,教师问:用什么办法比较?学生想到了“对齐”,让学生上台去“对齐”,渗透“重叠法”比角的大小,学生比出了这两个角的大小。教师又用剪刀把一边剪短,谁大呢?再剪短,谁大?追问: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关吗?此举形象生动直观的让学生理解教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张开大小有关。顾老师过度“导航”,忽略了学生的动手玩角,茅老师纠结在两个角的比较大小上,郑老师太关注“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忽略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感受角的变大、变小。

这五位教师的课都有待完善,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师细细思考。我们要精心准备每一堂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合理的融汇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使教学效果最佳。

听《认识角》思考

陈光耀

1、关于导入。

问题导入型

顾云云:这是什么?(三角尺)为什么不叫四角尺、五角尺?(因为它有三个角)然后教师示范标准指法。

操作发现型

倪海琴:请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生摆)拿走一根,认识吗?

游戏猜测型

郑承鑫:学生看投影比划,让背对的学生猜是什么图形?

直接切入型

陈士勇:先出示正方形???然后出示∠,问这是什么?

实物抽取型

茅成:从三角尺上指出角,再从实物图上指出角,教师示范正确指法。

因为学生对角并不陌生,所以五种导入皆可,但联系后面的指角教学,倪海琴的更自然些,且有创意。

2、关于角的平面图形的形成。

顾云云、茅成、郑承鑫都是从实物图中请出角,陈士勇通过摸三角形师生交流画出角,倪海琴师生交流画出三角形上的角。我认为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关系到角的表象、概念的形成。从教学效果看,倪海琴高出一筹,她先让学生指出三角形上的角,然后画出一边,移走观察会怎样?再画另一边,再移走。在这一画一移的两个回合,学生不仅有了角的表象,更对角的构成有了强烈的感知。这时倪海琴顺势教学怎样指一个角,然后你看学生指角时多么规范。我的尝试:学生开始指角大多指一个点,我们可以就板书一个点引发思考,如何指角?

3、关于角的意义的形成。

陈士勇通过让学生自学发现,其余四位都通过对比不同形状的角,概括意义。从效果来看,二年级学生的先学能力还是很弱,由此可见,先学是种能力,需要培养。我的建议:增加反思,如果去掉顶点还是不是角?去掉一条边呢?

4、关于造角。

建议放入毛线、各种纸条等让学生选择,其实各位的材料学生没得选择。造好角之后可以问“你为什么选这种材料?”“你造的的角的顶点、边呢?”“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你造出几个角?”,不要问“你怎么造的?”

5、关于角的大小。

这里有三个知识点。①角怎样变大(小)?②怎样比较角的大小?③角到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这三个知识点的难度应该层层递进,对应着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老师采取的方法有:“你能把手中的角变大(小)吗?”“做一个比老师大(小)的角”“比较分针时针的夹角”“比较红、黄两个角的大小等”,这个环节上好了绝对精彩,上不好要么乱,要么一言堂。

我的设想:一、请同学们玩玩手中的活动角,有什么发现?(能变大、变小)怎样变大、变小?(表达出张合的意思即可,适当追问还可以怎么说)你能用自己的身体比划一个大(小)角吗?(追问顶点在哪儿?)二、既然角能变大、变小,那请你判断这些角(时针和分针的夹角)谁大、谁小?出示活动角置于黑板,谁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小)一点点的角?(让学生展示,反思小结:只要合起来比就行了。这里不需要很专业的表述,说了也没用)三、继续判断红黄两个角的大小。(先猜想后验证)引导观察,为什么红角看起来大一些?(因为红角的边长,看起来就觉得角大,其实不是真大,小朋友们要学会思考,别让眼睛欺骗了你)再出示两个三角尺比较角的大小?(可以放手让学生说,但要小结:大的物体它上面的角不一定大哦。)

最后提两点请求:

1、保护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做个耐心的倾听者,并从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再引回课堂。

2、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尝试教室短暂的宁静,让学生思维多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