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谢强龙>> >> 正文

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读题、画图和分析能力

发表日期:2015/4/27 7:35:38 作者:谢强龙 有599位读者读过

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读题、画图和分析能力

——周末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视频的感想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新学期开始的第二次周末教研活动,也是延续下来的第五次活动,观看的视频是三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内容的第二课时,由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唐莉老师执教。听完之后,唐老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用三个话概括一下:开门见山不拖沓、循循善诱明思路、大胆放手练能力!

第一,开门见山不拖沓

精彩的导入是一节课良好的开始,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关系着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如果导入成功,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就会相应提高。这节课唐老师简单明了的开门见山——请看图,上面有一些条件,读一读后你们有什么发现?让我眼前一亮,更让学生思路集中,因为没有过于花哨的干扰啊!

第二,循循善诱明思路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要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唐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读题,了解到的两种花之间的关系,先是黄花和绿花,再是红花和黄花,并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并接着用不急不缓的语言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发展集合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唐老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条件小横条,相机粘贴作为板书,将学生们表述的思路,明明白白的展示在黑板上,这样学生们的思考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思维更加集中,对反应稍稍落后或者慢一拍的学生来说,也有了思考的参考,有模仿才会有借鉴,有借鉴才能有超越和发展!

第三,大胆放手练能力

一开始唐老师是大胆的让孩子将自己发现的两种花之间的关系,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接着在和学生一起研究完“绿花有12朵,黄花是绿花的2倍,红花比黄花多7朵。红花有多少朵?”之后,提醒学生看屏幕,她将例题中的题目改动一个字,“多”变成了“少”,就成了一道新的题目:“绿花有12朵,黄花是绿花的2倍,红花比黄花少7朵。红花有多少朵?”唐老师此时没有赘言,而是更加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读题、审题、画线段图并列式解答,小组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的过程,有了独立探索解答过程,就能将学到的方法知识慢慢的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可见只有老师敢放手,学生才能早独立!

总而言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唐老师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是一节激励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鼓励学生发言、展示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生本课堂”,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