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实、扎实来呈现出高效的数学课
发表日期:2015/5/10 16:05:53 作者:谢强龙 有636位读者读过
用真实、扎实来呈现出高效的数学课
——周末看《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视频的感想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第七次周末教研活动,观看的视频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由常州市实验小学的张彦老师执教。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掌握乘的顺序;②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听完之后,我认为张老师为我们呈现出了一节真实、扎实又高效的数学课!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处:第一处是引入阶段,小熊维尼搬迷你小南瓜作为引入,对中年段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熟悉的动漫形象,很具有吸引力,激发出孩子们强烈的学习欲望。由搬两箱,搬到10箱,再搬到12箱,自然而然的引出例题的数据,也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
第二处是例题的笔算过程的探知阶段,先让孩子们探索,交给他们尝试完成,然后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这种放手的探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张老师将正误两种格式用投影放出来,进行对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交流,并用两个活动框帮助引导他们开口说出错的原因和对的理由,先用上面的数乘下面数的个位数字,第一个部分积的末位跟个位对齐,再用上面的数乘十位数字,第二个部分积的末位跟十位对齐,最后将两个部分积相加求和(这里会有极个别的孩子发生错误,比如48+240=288错算成=368,前面的4+4错成4 X 4)。让我叹为惊止的是:张老师的的笔算格式示范,完成之后竟然跟刚开始的分解口算板书,天衣无缝的融为一体了,两种相得益彰,体现出张老师的教育智慧!
2 4
× 1 2
————
4 8 ………24×2=48(个) 2箱的个数
2 4 ………24×10=240(个)10箱的个数
——---—
2 8 8 ………48+240=288(个)12箱的个数
综上所述,整节数学课显得很真实,没有过多的雕琢和粉饰,只有真实的展示和扎实的教学互动,这是一节用孩子们真实的表现和教师扎实的教学能力呈现出来的中年段数学高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