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观后感
发表日期:2015/5/11 15:03:00 作者:倪海琴 有655位读者读过
《分数与除法》观后感
张珑老师执教的这课《分数与除法》第一次听有点晕,但多听几次便能发现这节课的亮点所在:
一、让情境从导入变成融入
以往上课一开始教师便会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老师这节课有所改进,他把《西游记》中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去说去融入,比如:模仿猪八戒:“大西瓜,好吃,真好吃!”模仿孙悟空:“我要难为他,让他长点记性!”学生模仿地惟妙惟肖,融入情境后的他们上课积极性更高了。
二、善用过渡语
教师课前预设的东西在课堂上很难完全把握住,学生经常会生成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这时教师该怎么办呢?张老师给了很好的师范。比如:
1、“你的意思是这样,对吗?”
2、“有人来帮帮他吗?”
3、“我们来看看工人师傅是怎样分的?”
过渡语的引用能很好地缓解教师的“尴尬”,并且还能把课堂给收回来。
三、教师提问要“大”
教师提问会始终贯穿整堂课,所以教师的提问很重要,张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他的每个问题都有一种整体的理念在里面,每个问题都是一个扣一个的,精心设计后的问题毫无多余。甘校的《异分母分数加法》也体现了教师提问的重要性,非常精练,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