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圆的认识(黄爱华)》有感
发表日期:2015/5/27 21:12:33 作者:郑承鑫 有1010位读者读过
1.换位想,促深思
教师首先出示圆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你猜猜,老师想让同学们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呀?”促使学生放弃被动的接受,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教师行为背后的意义,在观察中培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圈重点,引回顾
俞正强在《用字母表示》里也用到类似的圈重点。我们平时都是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什么?”其实黑板上都是重要的知识点,只是在选择圈什么的过程中、在猜他可能会圈什么的过程中再次回顾总结,查漏补缺。
3.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老师
揭示完圆的圆心定点之后,“干嘛给它起个名字叫 ‘圆心’呢?”‘(圆的中心),“怎么理解‘中心’”?(圆的中心点和外面其他任何距离都是一样的),“到哪儿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在步步逼近中,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定距”的含义。不仅如此,黄老师还要求学生在黑板上指出哪儿的距离是一样的。最后,学生用数学语言说出”从圆心到圆边上任何一个点”。
4.思维灵动的学生
本课首位发言的小女孩就把我震住了,她展现了极高的数学素养。“我看到老师用红线把这圆和其他图形区分开来,我认为老师是想让我们首先注意这个圆,并且让我们观察它,这个圆与其他图形不同的是它没有棱角,我想它应该是个曲线图形。”伶俐的口齿,配以自然的手势,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之后还有个小女孩说”圆形是蓝色边框图形的进化体,三角形跟圆比较,可以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变成正方形的时候有一点圆的样子。”估计她是有一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思想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