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晓静>> >> 正文

研修报告之经师不易,人师更难(2)

发表日期:2015/4/18 19:34:43 作者:王晓静 有1016位读者读过

果然都是新手教师的做法。

听到这,其实我就有疑惑,我确实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位孩子,时至今日,我似乎依然不能,我很好奇,周老师会作何评价呢?

这也是那位教师的疑问。周老师的回答是:我会告诉那个孩子“啊呀,你真了不起啊,都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了!”

可是这样,我们不就是在向孩子传达“在钉子板上可以围出一个圆”这样的错误结论么?

正确的结论很重要吗?当然重要。可是与帮助建立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学习的兴趣相比,结论还那么重要吗?反思自己,我对于那个孩子的做法,几乎未做任何评价,完全就是在搪塞,那么孩子会有疑惑,我到底对还是不对呢?这种疑惑会伴随他很长一段时间,直至他到了后面的更高一级的学习之后才能真正的理清。这只是知识的传授方面,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那个被我冷落的孩子,他从这件事中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否定,怎么别人说的老师都竖起了大拇指,唯独我,老师什么也没说。他会怀疑自己以后的每一想法,甚至会觉得数学是自己无法理清和驾驭的,自己是学不好数学的。我的置之不理不仅会伤害那个孩子,还会其他孩子一种印象,就是遇到没把握、不确定,或者不好做评价的事,可以采取逃避的做法,因为老师就是这么做的呀!

传道、授业、解惑,是社会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传道,即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做一个具有完整独立人格的人,具有社会道德的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把所学的知识正确运用到实践中,才能为社会、为他人造福。继而,才是授业,然后,才是解惑。传道者是人师,授业解惑者是经师,中国有句古话:作经师易,作人师难。是说传授学生以知识比较容易,给学生以人格的影响却比较困难。而事实上,为人师者,经师不易,人师则更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