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收获
发表日期:2015/10/21 21:06:14 作者:郑承鑫 有676位读者读过
今天在东山小学听了三节课,风格各异,有突出在“做中学”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突出在“算中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还有突出在建构中学的《认识百分数》。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
最亮眼的是板书。课开始前,黑板上就贴着一棵大树枝干,并且有若干分枝,还以为是之前举行文娱活动遗留下来没处理掉的呢,随着滑老师以思维导图来导入,恍然大悟。“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贴图形板书。平面图形知识系统就像一颗大树,分出许多树枝上是不同的平面图形,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而在四边形这个分枝上又有许多小分枝,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而本课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复习就值得同事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平面图形的整个知识系统里。学生能从板书上直观地感知到平面图形知识是一个系统,大树还会有其他的分枝,分枝还会继续延伸下去。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时期,这种设计符合其认知特点,也很赏心悦目,富有童趣和新意。
本课的第三个活动也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小组合作,用12根同样长的小棒在方格纸上摆出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这既是对图形特征的巩固,也延伸出同样12根小棒摆出的图形所占格子不同,即周长相等面积不等的问题。当然,教师并未深究,仅一带而过。为接下来要学的周长埋下伏笔,也让学生感到平面图形的知识一环套一环,是一个系统化的知识。
这节课还有其他细节值得学习回味,此不赘言。整体感觉,东山小学确实将其研究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之中,课堂中能呈现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