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师 要 做 能 思 考 的 思 想 者
发表日期:2008/8/27 13:51:38 作者:无 有1467位读者读过
教 师 要 做 能 思 考 的 思 想 者
——读朱局长报告《校长要成为“思想者”》有感
湖熟中心小学 王生龙
一、对报告的粗浅认识
由于水平有限,本人对朱局长的《校长要成为“思想者”》的报告只能说是囫囵吞枣,看了个大概。很多理论、很多观点、很多要求等等还不甚理解,但总体感觉:享受、震撼。原来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还有这么多内涵,可以这么样认识,这么去发展,前景又是这么地美好。报告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教育改革的最前沿,汲取了理论研究的新成果,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对:关于思想价值的认识;正确的思想从哪里来;我们应当拥有怎样的思想这三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的剖析和阐述。全文语言优美而流畅,文笔生动而细腻,观点新颖而尖锐,内涵精深而磅礴,如一位智者,开启众生心智,启发大彻大悟,不断达到理想境界;似一位老者谆谆教导晚辈,苦口婆心、充满期待;又如一位兄长,始终在伴随引领迈向成功……全文融思想性、文学性、实践性于一体,细细读来既给人以享受,又振聋发聩。
纵观报告,朱局长站在江宁的大教育、学校的大发展的高度,纵观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甚至国外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纵横开阖,深刻而形象地论述了校长要成为“思想者”这一观点。文章也兼容并蓄,提出了教育经营的思想,“扩大自主权”、“资源”、“成本”、“品牌”、“组织文化”等经济领域的概念也信手拈来,看似随意,却又匠心独运充满智慧和灵动。为了能更好、全面地理解、认识教育,提出了换位——跳出教育看教育的独特视角,给人以启发、深思。诸如此类令人警醒,发人深省之处文中比比,不一而足。
二、报告给予的启发
看完报告后,想法很多,可以写的、想要说的也很多,立足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收获,我就谈两点启发。
启发一:思考就是力量
朱局长在报告中引用了雨果的一句名言:“思想就是力量”,我想对这句话改一下:“思考就是力量”。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说,教师,也要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会思考。人如果不思考,没有思想,就仅仅是具空皮囊。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能够科学思考的国家,一个强大的个人,也一定是个能够善于思考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常能见人所未见,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善思考的人,知道什么是“小”,什么是“大”,能够小中见大,懂得“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善于思考的人,会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要坚持的,什么该放弃的。善于思考的人懂得事先准备,事后总结,同样的错误不犯两遍。所以我要说,思考就是力量!他是上帝赋予人类的珍贵的力量!朱局长在报告中举到了毛泽东的例子,我也非常赞同。毛泽东没有显赫的家庭,没有上过多少学,没有留过洋,也没有什么盖世的武功,何以在28年间缔造一个中国,从此改变世界格局,改变几十亿人的命运。 也许会有各种偶然的必然的原因,但我想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思考的力量。 毛泽东熟读《二十四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吃透,然后才能把马克思的东西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寻找到了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发展出路。所以说,思考的力量是无止境的,有句名言说:“思考是一股沉默的力量,为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其力量之大,足以左右善恶。”
思考对于我们教师尤其不可或缺。曾在网上看到一份调查显示:49%的教师将教师当作一种职业;46%的教师将教师当作一种事业;3%的教师将教师当作一种专业。其中当作职业的教师只是成绩平平的教书匠;而成绩卓著,优秀的教师大多是出自把教师当作事业者;而只有那3%的教师才是善于思考、潜心做研究,并形成自己的思想成为专家的。缺乏思考的教师只能成为平平的教书匠,所以“教书有路勤为径,专业无涯思作舟”。思考产生力量,力量散发热诚,热诚塑造美梦,美梦成就愿景。我们的专业成长,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思考”。要想获得教育成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学会思考。
我们教师应思考什么?放眼今天的基础教育,校园学生的课余时间的活动渐渐减少,青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笑声,撒欢的蹦跳,欢乐的载歌载舞……更是不见踪迹。校园本应是活力四射、精神饱满、蓬勃向上的青少年快乐成长的生活和学习的聚集地,却完全被令人窒息而又封闭的“应试教育”所笼罩,实在是一种悲哀。连中午吃饭的时间还得做习题,甚至找老师背课文。这还不算,更为严重的后果,我们的的学生精神上开始萎缩,思想上开始浅薄,品质开始低下。脏话连篇,与老师对着干,受不了一点批评,逆反心理特强,心理承受力弱,容易走极端……针对此情况,朱局长在报告中也指出了:要开展体验式德育,友善用脑等途径,还特别提到了要大力坚持开展“阳光锻炼”活动。所以我想作为我们学校的教师应思考:如何转变自身角色,重新认识自己;在现有的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的状况下,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是立足于现状,还是在困境中爆发;如何具有创新的精神气,真心的育人热忱,和谐的意识,智慧的合作,怎样才能用高效的教育艺术架起通向学生内心的桥梁;如何加强年级组的管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跃升全区前列;如何依靠现有的力量,全方位提升,让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化特点为特色,化特色为“品牌”,追求卓越等等。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学子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鱼翔浅底、鹰击长空”,我们的校园才会勃勃生机、始终充满生命力。
启发二:教师要有“思想”。
朱局长在报告中提出了校长要成为“思想者”,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们教师也要成为一名“思想者”。有思想的教师才是有内涵的教师,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必然是有思想的教师。朱局长在报告中提出“教育家理应是思想家”,“思想之于办教育的人,犹如根之于树;树无根,则不能枝繁叶茂;人无思想,则不能富有个性、富有智慧、富有力量”。作为我们从事教育的主力军——广大教师,更应该具有思想,善于思考。教师的职业是育人的职业,人区别于万物的重要特征就是有头脑、有智慧、有思想,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有头脑、有智慧、有思想。
教育要培养出有创新素质的人,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个思想者。
在目前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小学教学工作中,之所以会出现教辅资料充斥课堂、之所以会出现教师成本成本地照搬照抄现成教案、之所以小学生会难以招架繁重的课业负担、以至于出现了教师没有教案就无法教书,就无法驾驭教学的现象,我认为,固然有管理上的原因,固然有教师业务水平的问题,固然有小学教育无碍学生发展大局的问题,但究其根本问题还是教师缺乏思想。没有思想就不会有能力区分教学重难点,不会有能力确定知识点,不会有能力寻找正确的传授知识的方法,也不会有能力实施因材施教,搜索课本以外的知识资源。自然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会出现错一个字罚抄百遍、千遍的简单错误的教学行为,会出现教死书死教书的现象,会出现一本薄薄的教材,学生考试成绩总是很不理想的令人头痛的现象,特别严重的是对严重违反教学规律、违反学生成长规律的行为熟视无睹。
没有思想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有思想的学生的。没有思想的一代人难以引领一个有思想的民族。没有思想的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思想从哪里来?我认为,思想来源于实践和思考。我们广大一线教师不缺实践,缺的是思考,对思考的价值认识不足。我没有看到过朱局长的《做实践的思考者,做思考的实践者》这篇文章,我也不知道谈了什么内容。我认为,思想首先来源于思考,思考来源于实践,思考是对实践的提升,思想是对思考的提炼。思考和实践之于思想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总之,我认为,善思考、有思想的教师,必然是有作为的教师;有作为的教师,必然是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必然是爱岗、敬业的教师;爱岗、敬业的教师,必然是教育、教学有成绩的教师。学校只有具备越来越多的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学校也才会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就,从而才会为学校可能成为名校做支撑。善思考、有思想的教师,必然是有个性、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有个性、富于创造性的教师,必然衍生出有个性、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和行为,进而形成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打造出学校的个性“品牌”。
三、结束语
一次次看着报告,虽然是不甚了了,看不甚明,但依然感到朱局长的报告对自己来说是一次“洗脑”。报告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现状,看到了我区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令人鼓舞,令人振奋,但同时又不由产生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迫使自己重新认识自己,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逼迫自己要改变自己。唯有如此,才能融入我区教育改革的滚滚洪流。我想:自己作为江宁教育、湖小教师的一份子,能够有幸见证并参与现代教育改革之外,更多的是要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如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体验式德育的开展,逐步成为一名善思考、有思想的教师等,克服自满保守思想,增强危机忧患意识,通过此次大讨论活动,争取成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干出成绩的新型教师。
以上是本人的妄言,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有限,理论支撑不足,故文中难免有谬误,不对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