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陈士勇>> >> 正文

主次分明 有舍有得

发表日期:2015/11/23 10:38:55 作者:陈士勇 有443位读者读过

主次分明  有舍有得
——俞正强老师的《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有三种类型,即“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若在教学时对这三种类型平均使力,可以想见,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非常容易把三种情况弄混淆。针对学生的苦恼与困惑,俞正强老师的处理办法是理清关系,主次分明:在“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模型“浓墨重彩”,另外两种植树问题模型即“一端不种-1”和“两端都不种-2”。则“轻轻带过”。
我们不妨把上文的意思画成图:“两端都种”是树根,“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是枝条。主次分明,有舍有得。
 \
这节课主线清晰,俞正强老师直接从除法的意义入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从除法问题拓展到植树问题。
首先让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
\
随后提问: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在孩子解决问题后引导孩子寻找两道题的不同之处,让孩子悟到两道题虽然都是平均分,但第一题把段数平均分,第二题种树问题是把树种在端点上,并分析点和段的关系,明确植树是种在平均分的端点上,一条线段不止一个端点,而是有两个端点,所以计算棵树时需要在段数的基础上加1——知其所以然能加深学生的认识。
有了这样的认识,接着,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除了园林工人把树种在点上,还有什么人把什么放在点上?这个问题很巧妙地将引导学生寻找植树问题在生活的原型:“排队、种树、栽花、下棋……”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思考,不管是植树问题、栽花问题、下棋问题,都是把它们放在平均分的——“点”上来解决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整节课主要围绕着“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这个“母问题”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到两个“子问题”上。俞老师显然不是把它们看成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看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上也清晰地体现这一点。
知识链比知识山重要——俞老师将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成一个系统,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并有序地排列在学生的认识结构中,这样经过结构化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在使用时很容易被提取出来。如此这般“教基本结构”“教内在联系”,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凡事有主有次,有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