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读后感
发表日期:2015/3/9 0:00:00 作者:陈光耀 有768位读者读过
读后感
陈士勇
以前念书的时候,还是挺喜欢读书的,自从工作以后,就把书本抛在脑后了,回想起这几年真正读书,寥寥无几。
记得,有一次会议那是陈主任主持的,给我们放了一段关于王晓春对班级管理的一段视频。第一次,见到这个人不知不觉就有点挺喜欢。感觉这个人说话比较真实、实在。不过,最关键的的是还是感觉这个人还是比较有才华。
上学期,学校让我们去挑选书本去读书,呵呵,我挺喜欢这种方式,不强迫而且还可以找找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
一个寒假读到第84个建议,开学这几天抽出时间把它读完。认真读了一本有价值的书感觉确实不错。读完给自己的一个最深的感觉是“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教育教育学生”、“有的时候,老师也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作为老师,在人际关系方面、少投入一些精力”。
每一位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在处理问题上我要懂得去研究问题。这本书有句话运用了孙子兵法的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管怎样都要试着去了解学生,要求全方位(如家庭、学校)。
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方面,一节课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多问问自己“你的学生脑子里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软件”吗?”、“多问为什么,少问怎么办?”。我第一次听过“人的心理能量也是守恒的”,学生压抑过久,迟早会发泄的,压抑久也会产生病态的。不仅仅的对学生对每个人都是这样子的。
教育是相对的,师生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的,实在一点,多学的一点可能不仅是在帮助学生,更有的是在帮助自己。
《教师人文读本》
冯越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湖熟中心小学 葛启明
近日,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一本书《做最好的老师》,这是开学时整理新到图书时看到的。记得第一次听到李镇西这个名字是在网上,在一个老师的博客中,其中提到他每天坚持完成“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当时,并不知李镇西为何许人,但对我的心里可以说是一种震撼。觉得要完成那“五个一”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能坚持完成其中一项,就已属不易。何况是五项!每日坚持!难以想象,他是怎样坚持下来的?难以想象,他的时间是从哪儿来的?捧起《做最好的老师》阅读的时候,犹如一股甘泉涌入心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带给我的是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感动。
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学生成长便成了享受,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些?怎样才能做到最好、更好?……从李镇西老师的手记里,我们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启示。
一、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李老师说的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作为教师,在学生的面前要保持着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唤醒孩子的童心,这样才会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你的爱。
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二、把问题当成科研课题,做有思想、善思考的研究型教师。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和了,教育也从容了。李老师认为:对
三、在教育的沃土中勤耕不辍,提升素养。
从教20余年,李老师一直不停地阅读,“阅读欲”就是他的“生存欲”。阅读不但赋予他独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让他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俯瞰语文教育。把自己首先定位于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他的语文课堂重在开启学生思想的闸门,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炬,学生怎能不喜欢?李老师读书总是伴随着思考,而思考总是使他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思维火花记录下来。于是,一篇又一篇的读书随笔发表出来了,一本又一本的教育教学精华诞生了。同样作为教学一线的我们,与其抱怨教育的要求过高,不如静下心来用心“充电”。摆脱这种困境的最好途径就是读书和思考。“厚积”才能“薄发”,这是一个永久不变的真理。不做“经师”做“人师”,光读书还不够,还要善于思考。李老师建议我们用写作来进行清晰、完整、有条理的思考,这实在是一条促成教师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专业发展之路。愿我们都能拿起笔来,把所思所感所做都记录下来,这既不湮没自己的劳动,也是在帮助别人,更是在收获做好老师的乐趣。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李老师的这些教育理论将成为我们的指路明灯,把教书育人当做是自己毕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最后,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镇西小语”,与诸位共勉。
1、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
2、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与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3、所谓“阅读”,就是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是让心灵自然地流淌。
4、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培养”,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个“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民主教学的氛围。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而言,他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创造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5、要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一种幸福。
6、将名字编入学生的心灵词典,将事业载入祖国的教育史册。
7、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8、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9、对任何一个教育者来说,其教育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原谅的:经验不足啊,工作粗心啊,方法简单啊,褒贬失当啊等等;但是,最不能原谅的教育失误,便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10、教育者应具有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机智。做到了这些,教育者所期待的“最佳教育时机”是随处可见,并且常常不期而至。
读《芬兰教育》有感
顾云云
通过《芬兰教育》认识了芬兰,知道芬兰首都是赫尔辛基。芬兰有桑拿、NOKIA,很多国土处在北极圈内,面积与德国一样大,被瑞典多年殖民,国民十分珍惜独立,也特别重视教育,芬兰的综合教育实力全球第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来源于芬兰,到处都可以碰撞出教育思维的火花。作者
我们中国人喜欢“赢在起跑线上”,学习被认定越早越好。但是,芬兰孩子满7岁才入小学,比大多数国家都来得晚。芬兰的研究与教育单位认为,7岁的孩子在心智与情绪各方面的发展相对成熟,所以比较适合开始进入小学。但如果孩子尚未准备好,学校会鼓励父母让孩子多预备一年,以3年时间读完小学前两年,即所谓的“零年级”。或者申请将孩子读幼儿园的时间提早一年,成为两年的学前教育。
为什么会有这种延缓、推迟呢?因为芬兰教育者认为,孩子在10岁前是一切学习态度养成与阅读习惯建立的基础阶段。如果能在各方面及早察觉到需要特别协助的孩子,为他们量身定制出适合其发展学习能力的课程,即使多花了一两年时间,但日后整体教育需要再为这些孩子付出的额外辅导与附加资源,就会相对降低。芬兰学校附设“零年级”,无非就是希望能让基础教育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群当中,打下良好的根基,实实在在地去协助、辅导每一个需要特别照顾的孩子。
很多家长会头疼孩子学英语的时机,芬兰的教育则说明了母语的重要性,母语起到文化的传承作用,先学好母语再学英语一点都不迟,芬兰本国的语文就有三四种,加上官方语言是瑞典文民众还要学习英语,国发学习语言的难度其实很大,但举国上下,英语都讲得非常好,关键是学习英语的切入点,切不可从背单词、背文章、背句型开始,要先看动画片,并且要多看几遍、玩英文游戏等这样可顺利入门,之后就从听力入手,再鼓励背诵。从兴趣首手,找到合适自己孩子的学习方法,芬兰语言教育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关于阅读,这是孩子学习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阅读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读什么书可是要家长多花心思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读书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但象老夫子、喜洋洋这类的快餐类书籍不可多读,也不能太早涉及到文学类的经典,这类书的内涵往往是悲剧情节,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不见得是好事,待到孩子的认知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再读不迟。要多带孩子到图书馆,那里才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从他们读书的内容上可以反映出他们实质的心理需求,没有那么多书很难发现他们的真正需要。家长要与孩子分享读书的内容、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