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乐真教学>> >> 正文

教师读书读后感之4

发表日期:2015/4/28 0:00:00 作者:陈光耀 有910位读者读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湖熟小学阮婷婷

     幸福是什么?作为一位教师,幸福又在哪里?这个困扰我的问题,在我拜读了陶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后,找到了答案。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第一、要懂得享受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 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第二、要懂得研究教学和职业规划。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对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学、合理、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又不断在动态变化提升的目标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不断的自我价值实现是人不断前进的不竭“内驱力”。过高的目标定位容易让人因体验不到经常的成功而沮丧。教学研究中带来的新鲜感和职场中不断进步的成就感是带来职业幸福感的催加剂。

第三、要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泡个吧、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幸福的人生是自己打造,良好的心态,明确的目标,奋斗的快乐,构成了幸福的元素。我将努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湖熟小学    孙佩清

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不仅,新颖的前言阐述深深的吸引了我;书内的案例以及王老师对案例点评引起我深深的思考。那里面许多精彩语句深深吸引我,许多的教学案例自己就亲身经历过,从中能看见自己的影子。读后,我觉得自己完全不够一个聪明的教师,于是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就像王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是《做最好的教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

在这本书的全部文章中《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个章节给我的触动最大。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教师真正的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反思后我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感到事情很多,感觉都那么累了,可效果却一般。反思我的工作:为什么我感觉那么累,效果却一般呢?是学校的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的工作方法有问题?看了王晓春老师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思维方式了。各位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吧!

 

灯光下的思索

湖熟中心小学  陶俊

寒假里得到了一笔丰硕的精神食粮,是钱科在第四届校长发展班上送给我们的十来本沉甸甸的书。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它,《一盏一盏的灯》,做得很讲究,色调封面设计、长宽比例、内文板式协调统一,典雅而精致。盯着那盏只露了一多半的马灯,不禁会想起曾经在暗夜中给过我希望和指引的那些温馨的灯火,说不出的暖意,在我的心头蔓延。

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目录,一个个短小精悍的题目映入眼帘,顺着页码找到了让我好奇,心生向往的文字,读出了心怀美丽的爱和微笑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也在其中找到了我自己微弱的身影,也许全天下的老师们都是独一无二,各有各的故事,但也许所有的老师又都是一样的,用满满的爱去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用实实的激情耕耘在教育教学的沃土上。

我想听你把话说完

在平日里的常态课中,我们就告诉自己要保持不拖堂的好习惯,更何况是公开展示的教学活动呢!可是她,即使迎着急促而尖厉,近乎刺穿耳膜的哨音,即使面对着老师的摇头叹息,依然努力克制着自己,平静而坦然,专注地倾听男孩把最后几句话说完。她不是不知道这样的展示课上拖堂对分数是有多大的影响,但是面对这个腼腆却很认真的男孩,她不忍心叫停,难道为了遵循那所谓的“游戏规则”,就真的可以置孩子这颗张皇失措的心灵于不顾了吗?当时的她,心底一定有这样一个声音:“孩子,你慢慢来,老师等你。”我想,多年以后,当这个小男孩已长大成人,当他能在任何场合和人进行着准确而简练,或者精彩而睿智的交流的时候,他一定会记起,曾经有一位老师,耐心地听我把话说完。

我们的嘴边常挂着这样的话:教育是慢的艺术。可是这似乎更多是出现在教师的教研会议桌面上的谈话,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尤其是那些做事慢人一拍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又常像个拿着鞭子的赶路人:动作快点,你怎么这么慢啊?这节课下之前一定要完成。感谢这汪清泉及时地滋润了我的心路,孩子,你别急,慢慢来,老师等你。

啃甘蔗和教孩子

文中引用了林清玄的《双头甜》里的一段文字,忍不住想要再来回味一遍这传神至极的文字:最好的甘蔗要双头甜,蔗节要宽松,才会脆爽;蔗身要一手盈握,粗细适中。有时啃到很好的甘蔗,咬一块皮,一口气撕到底,欲罢不能,令人感到无比的痛快。细细咀嚼甘蔗,并尽最大的力量把甘蔗渣吐得远远的,那种快乐是喝甘蔗汁不能感受的,天下的甘蔗汁都一样,但每一支甘蔗都不同。

作者徐老师认为:让孩子啃甘蔗和教孩子学习,其实是一样的。给孩子一根甘蔗,让孩子自己去啃,孩子经过摸索,不管动作的快慢,最后都能嚼到甘甜的汁液。同样的道理,教会孩子一个知识,让孩子自己去琢磨,你不必担心这个知识是不是太难,让孩子思考得太久会不会浪费了时间,多经历一番自我追问,得到几次教训,最后都能尝到收获知识的喜悦,因为学思结合得到的答案才是最能让孩子拥有成就感的回报。

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的手里时,那充满期盼和信任的眼神下,是一株株碧绿的秧苗,经过多年的相处,当这片绿色的嫩生生的娃娃换了金黄色的外衣时,我的心里涌动着一股热乎乎的暖流,我的生活很是平凡,甚至是琐碎的,但是正是这些细碎的片段,拼凑成了我的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别人的教育故事,真的就像是一盏盏亮着的灯,为路过的人照亮前行的旅途。我会从他们的思考和智慧里,得到宝贵的启示,也会借着他们堆叠而成的灯塔,在教育者的路上走得更远,更明朗。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陶雅萍

 

前些日子拜读了吴非的《致青年教师》,喜欢这种道理透过事例娓娓道来的文字,自己喜爱的又觉得需要再琢磨的书,我习惯放在床头而不是书柜。今天吃完晚饭朝床头扫了一眼,顺手又翻开这本书,赫然几个黑字映入眼帘:教育的一个特征:慢。

其中这段话做上了记号: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最像农业和林业,不能依赖“硬件设备”,不能强调资金投入,不能指望加班加点,不能靠使用生长激素。植物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有自身的生长周期,种植者要注意大气候小气候,要注意环境——也就是说天时、地利一样不能少,光有干劲不行,至于一亩地能收获多少粮食,更是吹不得的。”这段话让我不禁想到“揠苗助长”这个词。

教育是“慢”的事业。教育的含义较宽泛,狭义的教育也还指学校教育,而“事业”这个词对于刚踏上社会不久的新人来说,似乎过于崇高。我现在所能切身感悟,亲身领会到的“教育慢特征”是课堂上课要慢。当然这里的慢并非“教学进度慢”、“语速慢”,而是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助其将外在的、客观的知识消化为自身的认知。

想起自己有时上课就像在跟时间作战,拼命赶,尤其是评讲练习课,师生间的对话是这样的:“是不是?”“是。”“对不对?”“对。”课堂俨然毫无生气,有的题目反复讲,问:“懂了吗?”“懂了。”其实没真懂,没全懂。那些眼睛睁得大大,目不转睛告诉你懂了的孩子,懂的只是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了。回头想想,这节课达成什么目标了?三维目标好像都没达成,唯一的目标就是题目讲完了。这么说来,感觉太糟糕了,我得谨记:应当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而教师过度的解读,往往会弄巧成拙。

吴非在这片文章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美国评选了十句“儿童给成人的忠告”,第一句是“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面放太多的东西”。这里的不要“多”,我们中国化的理解是:放得也不要太快。放得太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压垮了。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让课堂行进得慢一点,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目标,否则由于孩子们能力的限制,长时间精神疲惫,实在跑不动了,干脆就坐下,再也不想站起来了。

所以啊,在课堂上急不得,急于求成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老师们应该适当“休息”,放手让孩子去学,去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湖熟中心小学    汪芳静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豆豆。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乐此不疲地开关桌子,站在窗边跟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从书中描述的故事中,我们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姑娘的聪明、可爱、热情。所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进巴学园、不碰见小林校长的话,多半会被当成是坏孩子,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顺利成长和才华的展示。这也不禁让我懂得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善于教育孩子的教师、校长,会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如:在书中有一个得了侏儒症的孩子,校长为了他举办了学校的小型运动会。在他根本无法跳过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马时候在背后暗暗地帮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这么一来,培养了残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补偿——自尊和自信。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后来这个男孩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还在一家公司担任了专门融洽同事们人际关系的职位。

《窗边的小豆豆》里描述的巴学园,其上课的方式与众不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来决定上什么内容。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很管用。随着学生们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多、能力的增强,教师和校长就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独特的思考与学习方式,这样教师就能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小林校长还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小林校长的这句话不禁让我反思我们的教育,成人总习惯于替孩子安排、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都套用到孩子脖子上,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用,即使有用,那又有多大的用?孩子们是否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否应该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虽然巴学园是几十年前出现在日本的学校,但是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窗边的小豆豆》,一个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巴学园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它是个充满爱心和幻想的地方。小豆豆在这里学会了爱,生活和成长,学会了在生命的别离中得到感悟。此外,《窗边的小豆豆》还是一种理念的体现,虽然这种理念不可能一下子被社会理解并接受,但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并不是小林校长做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而是要学习他教育孩子的出发点,学习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精神,学习他能够放下身架与孩子做好朋友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