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德育之窗>> >> 正文

湖熟小学积极开展班主任业务培训

发表日期:2015/12/11 15:04:09 作者:夏正 有1365位读者读过

湖熟小学积极开展班主任业务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德育处根据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求,于日对全体班主任进行了业务培训。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德育副校长南京市优秀辅导员张贤为全体班主任做了《关于德育的3个问题》讲座。张校长通过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让班主任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人,应时刻心存“喜欢孩子”的心态;胸有“让孩子喜欢的策略”;脑含“有心无痕”的教育智慧。班主任们通过对优秀德育管理经验的学习,以及处理棘手问题的探讨交流,树立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坚定信心,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优势和不足,受益良多。

 

青年班主任优秀教育随笔

心有涟漪

闵立欢

   “老师,王熙雯亲了赵睿一下”,班里好多小孩拥进办公室喊道。“知道了,回去吧”小孩对于我冷静的反应有点不可思议。

    我8岁的侄女在暑假的时候悄悄地告诉我:“我喜欢我的同桌,他长得帅,成绩还好,还经常帮助我,长大以后我想嫁给他,我昨天晚上还做过嫁给他的梦。”当时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的小孩也太早熟了,二年级就懂爱了?一下不知道怎么跟小侄女去交流,怕不好的措辞和评判会影响她的情绪。

    查阅了很多资料,稍稍松了一口气,原来所谓的“早熟”并不是我们眼中的洪水猛兽,孩子的内心很纯净,这是很美好的情感,喜欢一朵花,喜欢一幅画,喜欢一个人,喜欢一个小动物,在他们眼里几乎是一样的。孩子会特别喜欢一个异性,这不是羞耻的事情,孩子们在群体中能够找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的伙伴,能够感应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必须具备的、正常的认知能力,这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应该把这种“爱”当作成人化的语言。

    了解了这些,和小侄女的谈话就变得轻松而简单。今天,面对王熙雯这小丫头的行为见怪不怪了。走进班级,我把王熙雯喊道身边,笑着说:“听说你亲了赵睿,为什么呀?”“因为我爱他,他长得帅”呵,这丫头还真敢说。“老师也爱赵睿,不过是因为他懂事、能干,那如果现在赵睿长得不好看,你还爱他么?”“不爱”这丫头斩钉截铁地说。“那你爸妈有一天变丑了,变老了,你还愿意爱么?”“那当然”又是一口咬定。“原来你的爱是有区别的啊,那老师更希望你爱赵睿的好学、懂事、能干,并向他学习,好么”我没有过分渲染。

    “早恋”这个词如果是在十几岁的小孩身上可能性还比较大,对于一年级的小孩来说“有性无别”更适合于描述他们。小孩子所谓的爱只是他们最单纯的好感和友谊。

做个“逃气”的老师

周亚婷

说实在的,如今当老师真的挺难的。尽管现今老师地位渐高、工资渐涨、假期还算长,还能长期倾浸于孩童的天真与纯洁之中,但偶尔遭遇“气”袭,你真的是不可避免。学生的气、家长的气、甚至是同事的气领导的气,处理不好,自己还得受自己的气。用别人的气伤自己的身体,这种事划不来。所以,渐渐地,我学会了做一个“逃气”的老师,逃离生气,享受清心!

鼓励自己:压力是动力的打气筒

可以说,老师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切责任,到老师这里,再也无从推托,再也无法回避。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各项工作总得有人做,你不做,他人就得做;你不承受这样的压力,他人就得承受。与其被动受压,不如主动上压,变压力为工作动力的打气筒。当你这样去想、去做时,你会发现,对于学生的成长或学校的发展来说,一个勇于承担压力的老师,比任何制度和要求都重要!

于是,当下一次再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良情绪时,我们不妨骄傲地鼓励自己:“我就是要迎着压力上!”

提醒自己:我生气,只能伤自己

是人,就免不了会生气:愤怒之气,郁闷之气,暴躁之气,痛苦之气,孤独之气,偏见之气。这每一种“气”,都在一点点地啃啮着你的身心。

李鸿章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我们不妨这样说:“受尽工作百般气,成就心中满园春。”当自己将要产生或已经产生不良情绪时,提醒自己:“这不是比生气的时代,生气只能伤自己”。当这成为一种良性心理暗示时,它就能够有效地驱逐心里的不良情绪,让我们尽快恢复阳光开朗的心态。

宽慰自己:学会利用不良情绪

其实,我们原本不必害怕自己产生不良情绪。我们倒是应该担心自己从来没有产生过不良情绪,因为心态一贯平和的人,常常是对生活缺乏热情与真诚的人。教师也是人,人所拥有的喜怒哀乐悲思恐,教师自然有,也应该有,当然也应该发作出来。愤怒地呵斥、高声地批评、痛苦地流泪、焦灼地倾诉、厌恶地怒视、郁闷地沉默,这些让教师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伪装出来的圣人。换个眼光来看,这些不良情绪的展露有时才更是真实的教育。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老夫子也有这样不良情绪的流露,我们这些小小夫子咋就不能发作一下不良情绪呢?何况,孔老夫子这愤怒的斥责,是多么富有教育力!

不让不良情绪蔓延,最需要理性正视不良情绪,积极化解和利用不良情绪。

反观自己:做不良情绪的调度者

高明的教育者,不是没有不良情绪,而是能及早地跳出不良情绪,或消灭不良情绪于萌芽,或反思不良情绪于其中。

笑容可掬的名师,内心不一定总是舒畅,处处阳光;慈祥和蔼的大家,也不一定总是情绪良好,正果修成。但是,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想出手打学生时,他能把手缩回来调控成怒斥;想怒斥学生时,他能把声音降下来调控为批评;想批评学生时,他能把批评调控成瞋视;想瞋视学生时,他能把瞋视转而为表扬。于是,他开心地笑了:他在为能发现学生的长处而笑,他在为自己调控情绪的能力而笑,他站在自我的旁边观察自己刚才的愤怒之态而发笑,他琢磨研究着自己教育机智而得意地笑。

最高境界的老师,是既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之中,又能超然洒脱地置身于教育教学之外的人;最高境界的老师,是既属于学生又属于自己,既审视引领着学生也审视和塑造着自己的人。

当老师,学会“逃气”吧,老师就应该这样诗意地栖息于教育的圣坛之上。

 

随 大 流!

王星星

今天是星期六,早早的起了床,因为和周老师约好了一起去鸡鸣寺玩的!我们两个人都不太认路,一路问人到了鸡鸣寺附近,我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因为在大学时到鸡鸣寺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一条街上有非常多的行乞的人,但是现在在道路两旁有很多,有的在卖唱,有的将自己有缺陷的地方展示出来,以期得到别人的同情,这让我非常的惊讶!

随后在我们的后面跟着两个大学生,都是男生,想来在学校里也是喜欢高谈阔论的人,一直在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和我梦中的鸡鸣寺很像,建在山上,只是感觉没有这些行乞的人!他们的话让我觉得有点好笑,鸡鸣寺一直在这里,为什么要与你想象的是否一致呢?但是这些行乞的人,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在鸡鸣寺行乞,来来往往的多半是信徒或者来玩的人,看着别人给了钱,总感觉在佛祖面前,自己不给是不合适的,便也带着笑给点钱,但是转身过后就开始大谈特谈这些人的可怜了!这样的情况让我想到了随大流!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其实随大流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一个问题抛出去,好的学生开始侃侃而谈,没注意听讲的,或者根本不理解也立刻抓住好学生回答的尾巴,在后面随大流的吆喝着,不是为了显示自己会,而是为了掩饰自己不会,为了让老师的目光不要驻足在自己的身上!这是学生为了掩饰自己产生的随大流!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便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的随大流,那就是积极举手!不得不说,当课堂上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举手发言时是非常开心的,但是这样的开心却给了我很大的惊吓!班级的孩子情商比较高,特别懂事。我要上公开课他们都很激动,相反我有点紧张。可能是我的肢体语言上表现了出来,他们在课前便会安慰我:“老师,别紧张,我们会好好表现的!”对于他们的懂事我很感激,便对他们笑笑!他们给我的不单单是安慰,课堂上他们的表现一级棒,我一个问题抛出去,立马所有的人都举了手,让小组讨论的时候也都热火朝天的讨论!课堂氛围特别好,听课老师都夸了他们!我也非常开心,但是随后小班长的话却让我感觉到了莫名的寒冷!“老师,我们都说好了,哪怕不会也要举手的!”随后还有人向我举报有的小组讨论的时候根本没有好好讨论,只是在做样子!他们也只是在随大流而已!

这样的随大流让我实在是很没有勇气更好地站在讲台上,什么时候可以让班级的孩子不再随大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呢?

 

孩子,你慢慢来

倪海琴

期末的脚步已越来越近,学生和老师都快有点崩溃,难得今晚有时间,把封藏已久的书拿出来看看。龙应台的著作《孩子你慢慢来》,是一本很优秀的书。书中的一字一句,都是那么的轻柔,她以一个母亲的角度,用她细腻的文字,轻轻柔柔的将她对于孩子们的爱刻进每一个读者的心里;她也以一个学生,一个曾经的学生,表达了她对于国内教育方式的不满。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就是龙应台对于孩子的态度,她尊重孩子,在她的认知中,孩子就是“独立而庄严的生命”,她尊重孩子的执着,她愿意等。书中的第一章,让我的心不禁为之颤抖,林老师对王爱莲毫不掩饰的厌恶,以及他对那个可怜的穷苦孩子毫不留情的体罚,都让我为之心寒。“藤条一鞭一鞭地抽下来,打在她头上、颈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来。王爱莲两手捂着脸,缩着头,不敢躲避,不敢出声;我们只听见藤条扬上空中抖俏响亮的“簌簌”声。

这让我想到最近几天我对我们班孩子的态度,虽然身体上没受伤害,但老师的几句批评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他难过一天,太过于关注成绩的我甚至都没注意到今天早上桌上多了两朵玉兰花。这是哪个小家伙送给我的呢?是不是觉得自己最近表现不好来讨我开心呢?

《孩子,你慢慢来》,是的,虽然马上期末考,但在忙碌的时刻我们可以稍微慢一点,慢一点,才可以感受出孩子真挚的热情。其实,他们也想考完,没有哪个孩子想挨老师批评,稍微慢一点,或许孩子可以做的更好。明天我一定要查出是谁送我的玉兰花。

                                  记一次追逐打闹事件的处理方式

            赵   芮

    开学第三周的第三天下午,我坐在座位上批改学生的习作,看着他们笔下的老师或温柔或严厉或慈祥,不禁沉醉其中。突然一声震天响的声音传到我耳中:“老师,不好了,班里出大事了!”我一下子便听出是我们班的学生,急忙放下笔,只见丁行正和徐波冲进办公室站在我的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想要跟我说明情况,见他们那么着急,我让他们喘口气冷静地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班上有两名同学玩闹,把另外一名同学撞倒了,那位同学非常疼,倒在地上起不来……还没等他们说完,我立即起身去班上,万一真出大事了可不好!一到班级门口,我就看到陈然站在尹奕行的旁边,尹奕行在不停地啜泣着,陈然用手抚摸着尹奕行的头,好像在安慰他。我立马走到他们身边,我看尹奕行哭得厉害,于是,我把三位当事人喊到了办公室,一问我才知道,原来上课铃响的时候,陈然挠了祁磊的痒痒,祁磊着急躲避,又着急回到座位,情急之下不小心撞到了站在一边的尹奕行,尹奕行的胸口撞在了孙鑫的桌角上。我看了看尹奕行的胸口,从表面上可,胸口的表皮破了,但是没有流血,为了保险起见,我通知了尹奕行的家长,让她带尹奕行去医院检查一下,确定没事,才能放心。尹奕行的妈妈一听到自己的儿子在学校受了伤,非常激动,让我把其他两位学生的家长喊过来。我当时心里有些害怕,因为我从未处理过这些事情,但是我不能再学生面前表现出怯意,于是,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教育学生,我将最坏的情况说出来,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能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想以此来告诫他们,以后不能再班上追逐打闹!正在这时,陈然的妈妈来了,面无表情,我心里一惊:难道她是个难说话的主?我便客气地打招呼:待会儿尹奕行的妈妈来,她比较激动,我们说话语气温和一点。她会意地点点头。没过一会儿,尹奕行的妈妈来了,一进门就气势汹汹地问:“是谁撞了我儿子?!”我一看,不好,于是赶忙说道:“他们两个人都在,你先不要着急,我看事情并不大。”她听了我的话冷静了下来了说:“不管怎么样,先带他去看,没事最好。”两位家长都同意,于是她们先去医院了,我在等祁磊的家长。这时办公室的老师跟我说:“你最好跟他们一起去,万一她们俩谈不拢,你快去吧!”我一听,有道理,赶忙请了假去医院。这时碰到了祁磊的父亲,我们简单地谈了一下,他表示如果孩子有错,定会负责,但是他有事就先不去医院了。我同意了,就一个人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尹奕行已经跟着医生进了ct室。我们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这期间我和两位家长简单地谈了谈,先安抚一下尹奕行妈妈,再探探陈然妈妈的意思,还好,两位家长都表现得比较理智,这让我长舒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尹奕行出来了,他像一只受惊的小猫,一直蹭着妈妈的衣襟,看来他是被医院冰冷的气息和庞大的CT机吓到了,我们忙安慰他说:“没事的,不要害怕,以后上课及时回座位就好了,不要再像这次,上课铃声响了还站在过道上……”他妈妈也在一旁安慰他,不一会儿片子出来了,我们忙拿给医生看,医生仔细看过之后说没什么事,可能就是蹭破了皮,有点疼,但是如果出现了咯血和胸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我们大家悬着的心就放下了。

    回到学校,我又仔细询问了陈然和祁磊,他们都承认尹奕行的伤跟自己有关,好在没什么大事,我就跟祁磊说,既然要承担责任,那么一半的医药费肯定是要付的。为了安抚尹奕行和他家长的心,明天最好买点水果带给尹奕行,这事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祁磊点头答应,我就让他先回去了。

    接下来我就要重点教育陈然了,她是个特别活泼好动的女孩子,在班上就像翻天猴子一样,天不怕地不怕。这次事情的严重性让她感到了一丝的不安,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落。于是我借此机会跟她说明课间追逐打闹的严重后果,并且提出,为了防止她再因为精力旺盛而闯出这样的祸端,让她每个课间都到我的办公室里来,做我的小秘书,不管有事没事,都随时待命。为了她,我和她爸妈都操碎了心,我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让她尽可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才能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她妈妈也表示同意。

    这件事情差不多到此结束了,明天晨会课上,我一定要借此事件强调可见不能追逐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