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郑承鑫>> >> 正文

磨刀石上的歌声

发表日期:2016/3/29 17:24:43 作者:郑承鑫 有449位读者读过

“磨剪刀菜刀啰……”仿佛是来自缥缈的童年,悠长的吆喝声忽远忽近,在街巷中穿梭。如今却已很少听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老手艺正在淡出记忆,磨刀匠也在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

吴锦泉,一位古朴的甚而卑微的磨刀老人。白发苍苍,蓝衣黑裤,双腿跨坐在一张一米多长的木制窄条凳上。粗糙的双手紧握着一把厨刀,在湿漉漉的条形磨石上,正弓身埋头挥动着手臂反反复复专注地磨着。额头上汗滴直淌,一边磨,还一边用衣袖擦着汗。黝黑黝黑的双手,布满皱纹和老茧,指甲里满是黑黑的污垢。旁边还停放着一辆骑了多年的破旧自行车。“刺啦——刺啦——”一声声刀刃摩擦石块的声音传入耳膜。一辆三八大杠、一块磨刀石、一条凳便是一生。

可就是这样一位磨刀老人,背后有一串令人震惊的数字:

2010年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向甘肃泥石流灾区捐款1000元;
  2011年向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款3000元;
  201212月,向磨刀老人微基金捐款4210元;
  2013年向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捐款1966.2元(这是他两年来磨刀积攒的所有硬币,其中一元硬币1714枚,五角硬币503枚,一角硬币7枚)。
  2008——2015年,总共捐款37148.4元。

这些数字,与很多大慈善家或者明星大腕儿相比算不上什么,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是,回看吴锦泉老人的生活条件,简直是倾其所有去帮助更多的人啊。三间低矮的旧瓦房修了又修,老人已住了40年,与周围村民家家户户的楼房相比,反差极大。旧桌椅、旧被铺,家里几乎没有新的家具和值钱的生活电器;走进厨房,没见到半点肉丁,半只吃剩的煮山芋老人还不舍得扔;老人身上的衣服,还是补了又补的旧物。就连那条穿了39年的黑裤子,还是出门时才舍得穿的行头。

该有多顽强的毅力,才能坚守清贫的生活,执着于奉献?该有多无私的情怀,甘愿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换取他人的安康幸福?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不能仅仅被物质束缚。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植于老人生命的虔诚的信仰。

“刺啦——刺啦——”巷子中的磨刀声再次响起在耳畔,欢乐,笃定,仿佛在唱着老人心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