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教育
发表日期:2015/1/14 15:23:19 作者:李悦 有584位读者读过
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那么,花钱上名校不一定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这里面的教训还是很多的。我先来给大家说一个花十万块钱读一年书的事情。
有个学生,想上一所高中,分数不够,差挺多的,要交钱,家长支持,于是费了好大劲,交了三万块后总算是如愿以偿地进了这所高中。
进去以后,很快就发现自己在这个学校里根本学不进去,成绩不仅没有进步,反而下降。又结交了一些同样不爱学习的朋友,在一起抽烟、唱歌、上网。一个学期结束,成绩一塌糊涂。学校组织出国修学游,他又闹着要去,说要开拓一下视野,增长见识,不然心情不好,就学不好,家长无奈,只好答应,又花了三万块。回来后还是不好好学,高一结束了,成绩差得已经不可收拾,于是他向家长提出这个学校环境不好,不适合他读书,要换一个学校。家长看到他结交的那些朋友,都是不好好读书的,看来在这个学校读也是没希望,只好联系另外一所学校。哪知进另一所学校也要交赞助费,家长一咬牙,又是三万块。这不,高中才读了一年,连日常开销,十万块没了。
像这种例子,不是个别现象。这就叫投资失误。造成投资失误的原因,主要还是没有认真调查研究。
择校的问题,是当前老百姓议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构成。这个择校的投资很有讲究。首先是我们在择校收费暂时还不能取消的前提下讨论。大家都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但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很多人只是想到花钱去上个名校,但这笔投资是否合理是否值得,要打个问号。
比如现在高中的择校赞助费是三万元,针对分数线下20分的考生,从中选择录取,这些学生学生交纳了三万元赞助费后可以享受免除高中三年学费的待遇,在学校里和其它学生待遇一样。有些热门学校由于想上的人太多,就是想花这个钱也未必能花得出去,还得托关系,找门路。每年到了高中招生的时候,这些家长都是一片忙乱,拿着钱到处去求人。学校收了你的钱,就是给了你天大的面子,没有一定的关系,连钱都不知道往哪里送。
那么,该不该花这笔钱去读你选择的高中?这里面其实大有讲究。这种投资,其实和我们在其他领域里的投资一样,要仔细分析,要有眼光,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一旦投资失误了,损失一般是难以挽回的。
我们有的家长在招生的节骨眼上心急火燎,手上拿着钱,只要哪个学校肯收我家孩子,我就把钱送过去。交了钱,心里才踏实。等孩子上了一段时间,发现不对劲啊,孩子在学校里学习、表现都不理想,学校的实际情况并不是一开始向往的那样美好,于是开始后悔,开始抱怨。我说,我们其实活得挺累的,什么事都要精通,一行不知道一行。那么抱怨有什么用呢?反而把自己心态搞坏了。
刚才讲的这个实例,问题出在哪里呢?家长在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我想,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孩子要上什么学校家长就尽量满足,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这里讲的实际情况,主要是自己孩子的兴趣、个性和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以你家孩子的学习能力,能不能适应你所选择的高中的学习压力?不少初中学生包括家长,对高中的课程设置、课程难度和学习压力都不是很清楚,就盲目地报考高中,而且越是好高中就越要上。学生选择上高中,选择上什么样的高中,往往不是很理性的,大多数是为了面子上好看,班上同学都报了某某高中,自己不报,面子上下不来;好同学好朋友上了高中,自己也想和他们做同学,于是也报。孩子不理性,和家长闹着要上什么高中,家长爱孩子,于是言听计从,造成上了不合适的学校。孩子明明成绩不够、学习能力欠缺,却硬要读高中,分数不够,只好拿钱买。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缺乏了解,结果上了高中就后悔了。加重了家庭负担不说,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是无法弥补的。
第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有的学生读高中,不是自愿的,而是家长非要他上。这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很多家长觉得,反正高中比中专或职业学校好,读高中就意味着能考个好大学,还有,其实家长也觉得读高中在面子上好看。只有读高中考大学才是人生唯一正确的道路。
我遇到一些高中学习困难很大的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要选择高中,他们告诉我,我也不想读高中啊,我爸爸逼着我上的。
是不是一定要读高中才能有前途?是不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去读中专或职业学校?这话又要回到那个老问题上来了。即,上高中是不是最适合孩子的发展?对孩子的志愿我们做家长的该采取什么态度?
有一个男孩,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将来是要上重点高中,以后考名牌大学的。他的老师也这么说。这个男孩的妈妈一直为自己的儿子骄傲,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中考前填志愿,妈妈想也不要想,当然要儿子填重点高中。没想到儿子死活不肯上高中,要上职高。儿子这么好的成绩,不上高中上职高,脑子坏了吧?两个人吵了多少次,每次都不欢而散,越闹越僵。到了最后一天,第二天就要交志愿表了,两个人还在吵。妈妈逼着儿子填高中,说你要不填高中,妈妈就死给你看!
没想到儿子先下手为强,一下子站到阳台边上去了,他家住在七楼,把他妈妈吓了一大跳,说儿子你这是要干什么。
儿子说,不干什么,你要逼着我上高中,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妈妈傻眼了,要高中还是要命,这是个问题。没办法,只能让步了。
让一步不能让两步吧,妈妈已经同意你上职高了,那志愿总得我来定吧。妈妈帮他挑了一大堆志愿,什么银行、会计、金融,全是最热门最流行的。哪知道儿子一个也看不上,都不感兴趣。好了,妈妈帮你找了这么多志愿你都不愿意,那你到底想上什么?
儿子回答:我想学炒菜。
他妈妈脑袋“嗡”的一声,差点没昏过去。说:你妈妈我炒了一辈子菜,炒够了,你这么好的成绩,我再也不能让你去学厨子啊!
儿子一听,又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了,不让我学厨师我还要跳楼。
就这样,最后儿子硬是没听他妈妈的话,去上了营养学校的烹调专业,真的学厨师了。这个孩子真的很聪明好学,又学他喜欢的专业,当然成绩出色。两年后,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去国外学习烹调,他炒菜炒得更欢了。学成回国,好多家五星级大酒店争着要他。几年后,他成了一家国宾馆里数一数二的大厨师,为很多国家领导人、外国政府要员做菜。后来,他也不炒菜了,到各个地方去讲学,教人家炒菜,成为了一个营养烹饪专家。
你说,要是这个孩子当时读了高中,大学毕业,可能以后也就是多了一个普通职员,却少了一个才华横溢的烹调专家。
这个故事里,妈妈爱儿子,想让儿子有更好的发展,却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子,差一点闹出人命来。结果证明,孩子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个男孩是幸运的,因为在关键时刻,妈妈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可能有自己的选择的,家长就把这事儿给包办了。因为家长总觉得,孩子懂什么?他们这点小,能有什么想法!大多数孩子最后会选择服从家长的意志,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自己的想法不能实现罢了。
没有想法的人不会痛苦,有了想法又能如愿以偿的人不会痛苦,只有那些有想法却不能选择自己走的路的人才会痛苦,而有想法的孩子往往要比没有想法的孩子出色,但是他们会经常不快乐,因为自己的想法和大人不一致时,受伤的永远是孩子,因为孩子是弱势。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不如成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对学习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学习本来就很辛苦,带着痛苦去学习,更加苦不堪言。
我们做家长的想一想,自己曾经有多少梦想因为父母的包办和专制,没有实现,当时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当时你们是不是觉得没有人能理解你?你的很多想法在成人眼里很可笑,但你自己并不认为它们可笑。
请大家再去想一想,自己现在走的路好不好、顺不顺?现在你走的路是自己选择的还是父母安排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这样的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是,你绝对不能认为,自己替孩子做出的选择就一定是正确的。
我过去有一个学生,人很聪明,反应也快,但是学习不努力,成绩一直不太好,也就中等水平甚至偏下一点。学习不努力,因为没有什么动力,我很清楚,只要她有了目标,有了奔头,肯定会学得很好的。她有一个爱好,就是画画,没有经过什么系统的培训,就是感兴趣,自己画着好玩。画得很不错,画什么像什么这个画画,完全是她自己凭兴趣自学的。我看到她画的东西后总是夸她几句,画得真好。这个学生喜欢画画,我们学校正好有美术特长班,我总是和她家长说,让她去学个美术专长吧,将来考大学文化分数可以低一点,另外,有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他爸爸很坚决地说:那不行,她要学理科,我本来就反对她画画,净耽误学习时间。这个世界上的事怎么能都顺她心呢?碰到困难就绕道走,以后怎么办?她不喜欢数理化,我偏要她学;她喜欢画画,我偏不让她画。
还较上劲了。这样下来,家庭关系搞得十分紧张,女儿和爸爸没话说,只能消极怠工,爱学不学,成绩始终不能提高,最后只考了一个大专。至于她的梦想,可能永远没有办法实现了。
孩子的升学是件大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我们很多家长,平时在生活中非常节俭,但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上却很舍得花钱。有的学生为了交三万元的择校赞助费,亲戚朋友都来赞助,还有的家长为了叫这笔钱,把爷爷奶奶的养老备用的钱都用上了。表面上看,家长对孩子的这些付出和牺牲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以激励学生发奋图强,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但事实是,这样的作用几乎看不出来。一种情况是让孩子背负了过重的心理负担,心里想,花了家里这么多钱,万一读不好、读不出来怎么办?这还算好的。大多数的情况是:孩子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他们总觉得钱来的容易,反正有家里人会帮我解决的,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心安理得得很。过去怎样现在还怎样。所以,花钱让孩子上学也未必能对他的学习动力有促进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问问自己: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得。
其实很多中专、职业学校也是很不错的,这些学校设置的专业往往是就业热门,而且周期短,能跟得上形势。一些学了热门专业的中专生在还没有毕业或者在实习的时候,就被用人单位预定了。而我的很多学生,大学读出来,一样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而大学本科生对自己的价值评估又不一样了,觉得身价高了,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反而难办。我的学生,大专毕业、本科毕业,后来做着同样的工作,拿一样多的工资,不同的是,早一年拿钱和迟一年拿钱,一个要多消费一年,一个可以提前工作。
《中国教育报》去年四月发表文章指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公布2007年度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41.8%的居民认为,“与所受到的教育质量相比,当前教育花费不值得”,并且高学历群体,持“不值得”观念者比例更高。
这说明什么?说明当前社会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正在回归理性。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就现在的社会而言,虽然科举制早已终结,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深远,教育投资向来是中国父母最舍得的一笔支出。往往越是贫困地区,父母越是将读书考大学当作光耀门楣、改变身份的最佳途径。而现在却又那么多人认为“教育花费不值得”,表明现在中国人对教育的投资渐趋理性。
当前,社会多元化发展,分工细化,各行各业的用人标准各异,单凭高学历很难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近年来,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技工供不应求,高薪难求技工的事例屡有发生。上海市高职生就业率从2005年就超过本科生,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但很多人还是浑然不觉。现在企业有了用人成本意识,因此拥有一技之长的高职毕业生近几年广受企业青睐。
而且,现在社会人才评价体系、整个社会人才观也在改变。社会不再单纯以学历和文凭衡量评价人才,而是重能力、重实效。人才成长途径的增多,家庭对于孩子的未来有了更多、更理性的选择。
分析清楚大形势,再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作出选择,读还是不读高中。这是第一步。
第二,如果决定读高中了,读什么样的高中?我们如何获得想读的学校的真实资讯?参加学校的招生咨询会,认真听取学校的宣传介绍很重要,但除此之外,还要做有心人,花一点时间去学校及周边了解一下,观察一下校园周边环境,如有可能,进入到学校里看看,主要看看那里的学生的精神面貌,通过熟人朋友打听一下,听听毕业生和家长及周边居民的口碑,不要只看它的升学率,再决定是否报考。
很多问题在刚开始就要考虑周全,往往一个细节就能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影响。比如我以前的一个学生,高一考进来,读了一个学期,家长就提出转学,我说为什么呢?孩子学得不错啊。
一问,原因竟然是学校离家路太远,没有直达的公交车。每天花在上学路上的时间太长了。早晨我们规定七点二十分之前必须到校,他要转车,六点钟之前就要起床,晚上我们要上晚自习,有时在晚自习上还有课程辅导,他坐车不方便,又不能上。弄得天天疲于奔命,心情还不愉快。你看,一个小小的交通问题,竟然没有注意到,光想着学校如何如何了。那我们觉得,离开家太远的学校,交通问题必须要考虑,不是可有可无的。
第三,如果分数不够,需要交赞助费,那要看看自己孩子离这所学校分数线相差多少,孩子没有达线,是考试失误,还是水平不够,如果水平不够,相差多少?今后在这所学校能否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