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练习课
发表日期:2016/4/25 21:30:24 作者:刘雪红 有1044位读者读过
如何上好练习课
今天有幸参加了第22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分别聆听了特级教师刘德武的《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课》、台湾资深教师房昔梅的《数字排排队》,领略了大师们的独特教学风采,特别是刘德武老师,气定神闲,70多岁的老教师,还一直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前沿,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针对刘老师的课,谈谈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练习课设计有层次、选题新颖
刘老师和去年一样,上的还是练习课。练习课首要特点必须有层次,由易到难,在刘老师的课中体现无疑。在这样的练习课中,学生的思维是跳跃式的、发散式的。其次,练习中的习题选择都很经典、有新颖。特别是练习的第二题:你会改写成一道乘法算式吗?200╳4+30╳4+5╳4=( ),既深化了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及算理的理解,有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的第三题:师徒四人谁是对的。1□7╳4=( ),唐 828 ( ) 孙626( ) 猪628( ) 沙638( )。这道数学题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又锻炼其推理能力及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刘老师所选的练习题价值很高。
二、 板书设计贯穿整个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对板书的设计往往被忽略。而刘老师这节课的板书可以说恰到好处,更是体现了板书的重要性。每一道练习题都有三四个字的板书与之对应,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认真审题、乘除法互逆、乘法意义、倒退、排除法、看个位数、可能性等等板书,既有做题良好习惯的培养,又有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渗透,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短短的几个字贯穿整节练习课,看了这个板书,仿佛刘老师的课又在我的眼前重现。想想自己数学课的板书,有时很随意,还是得好好针对教学内容设计设计。
在刘老师的《好课不怕磨》的讲座中,我知道了练习课的教学功能与新授课互补。既要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形成技能,又要培养能力、发散思维。练习课的的设计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情感动力,渗透数学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反观自己平时上的练习课,很肤浅、按部就班,练习的题目不新颖,学生的思维含量甚浅,需要改进学习的地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