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6/4/15 0:00:00 作者:顾云云 有1346位读者读过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 角 分之间的关系, 建立人民币等价兑换的意识,形成初步兑换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人民币特点了解人民币价值。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元 角 分,知道它们之间,十进制的关系
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购物及实际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钱,它是我国法宝的货币,称为人民币。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认识人民币。
(二)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 观察人民币,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教师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桌子上准备了一个钱箱,请同学们看一看,认一认。
活动要求:你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怎么认识的?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的同学帮忙。
甲生说:认识1元的,我是看1认出的
师说:是通过阿拉伯数字认出的,嗯!你真棒!!
乙生说:我认识10 20 50 100元
师说:你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呀!还有谁想说?
丙生说:我是看大写伍圆认识的,我认识5元
师说:人民币上有大写的,还有:壹 贰 伍 拾。你真不错
丁生说:老师,我认识100元的,因为它是红色的,还是最大的呢!!
师说:嗯!同学们今天表现真不错,会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辨认。(学生回答时教师媒体展示)
练习一 师说: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不,是跳跳熊,跳跳熊跳到哪张人民币,你就认一认,好吗?看谁答的又对又快。
教师多媒体出示跳跳熊,学生抢答。
(2)分一分,理一理
教师出示玩具人民币,要求学生把人民币分类,摆整齐。同时,下面的小朋友们可以四人一小组,分一分桌子上的人民币。
明白要求是怎样分的?按什么分?
小组内同学们动手分人民币。
学生汇报。
教师评议,订正,鼓励 小结:
按质地分:纸币和硬币
按面值分: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
按单位分:元分为一类 角分在一起 分分在一起等等各种分法,让同学们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 角 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小明去商店买铅笔需要1元,可他只带了10角,能买到铅笔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揭示:1元=10角
提问:那1角等于多少分呢?
揭示:1角=10分
(三) 运用新知,模拟购物
活动要求:
1、4人小组合作,组长做售货员,组员当顾客,你们袋子里的商品和刚才屏幕上是一样的。
2、文明购物,顾客要算好钱,售货员要认真找钱。
3、互相交流,买完后互相说一说你买的是什么商品,你们是怎么付钱的。
小组展示,评出合格售货员,并让最认真听讲的孩子来颁奖。
四、我的收获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的开心吗?你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