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两日学习,收获感受颇多!
发表日期:2016/6/6 13:02:47 作者:11057 有660位读者读过
扬州两日学习,收获感受颇多!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2015年末我有幸成为江宁区骨干教师第四期发展班的成员之一,并在江宁区进修学校的多位老师指导下幸运的在江苏省第十二届“蓝天杯”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得了省级贰等奖,2016年5月19和20日两天在扬州江苏省“蓝天杯”小学数学学科会课观摩暨学术交流活动,我更是幸运的成为了13名到现场观摩学习的成员之一,这都要感谢区教育局、区进修学校 和母校湖熟中心小学 的关心和爱护!
两天的学习时间虽然很短暂,但给我的感受和收获却很多,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第一是听课观摩学习的感受,第二是参观扬州东关街的人文感悟,第三是李群老师的言行举止对我心灵深处的触动。
(一)听课学习的感受
19号上午大家犹如八仙过海般,各显神通的通过各种方式赶往扬州,大约在11时左右大伙在扬州邗江美琪学校会面了,进行交费签到领取材料,然后到下榻的宾馆放好行李,再赶回美琪学校吃午饭,活动正式开始是13时,因为上课教师多(56位)、听课观摩的教师更加多(一千人左右),所以共有五处会场。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每个会场分别有5节课,20日下午各分会场还有1节课,然后全部集中到主会场听取上一届的壹等奖第一名奚晓娟老师的展示课《确定位置》,最后是领导讲话和展示课评比颁奖典礼。我19号下午去了主会场听取了5节课,前四节同课异构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第五节是《算24点》,20号上午我去了第五会场,因为我们区岔路学校的周云老师就在此会场上展示课《分数的意义》,另外四节也是同课异构内容全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算24点 》应该 是数学实践活动课 内容 ,这一 个 内容是学生 普遍 感兴趣的。 这四节课的 老师 尽管个人语言风格、教态习惯有所不同,但在我看来课堂上主要分为 三个板块,把学生熟悉和喜欢的玩扑克牌和数学结合起来,以游戏呈现教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板块—— 两个数算24点,这是计算的基础; 第二板块—— 三个数算24点,教给学生 “ 算24点 ” 游戏的方法和操作步骤,找出算24点的基本方法; 第三板块—— 四个数算24点 ,更加有挑战性和激励性 。四个数算24点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化解这个难点, 四位 老师设计教学从两个数切入。引导学生从扑克牌中寻找两个数组成算出24点的基本算式: 4×6=24 , 3×8=24 ,还有12 × 2 =24。然后老师拿出一张牌4,让学生拿出两张牌算出6,得到24点;又拿出一张牌3,让学生拿出两张牌算出8,得到24点,自然过渡到了用三张牌算出24点。教师紧接着问:给你三张牌,你能算出24点么?出示三组数 ① 2、3、4 ② 3、8、9 ③ 7、4、4,让学生边算24点边寻找算24点的秘诀。学生通过计算体会到如果给出的数可以凑3和8,4和6,就应用口诀进行计算,不能应用口诀的再想办法进行加、减、乘、除混合算。自然过渡到4个数算24点。从两个数、三个数最后到四个数,24点的算法从一种到多种,这样的设计是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的,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能使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分解了学生的难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尤其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我能学会,让中等生感到我能行,使优等生产生试一试更有成功的期望。 听了这样的四节课后,让我自己对后面执教“算24点”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心中有了底。
四位老师执教《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真的是同台竞技、各领风骚。这个教学是建立在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实施的,学生对于此课的重难点的认识有了很好的知识储备。针对这个特点,四位教师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首先设计了一个与生活实际联系相结合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有的是介绍自己工作的学校作为情境,有的是讲自己家乡的珍稀动物为切入口,总之一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目的,针对情景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新的问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采取了算法的多样化。在整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第三作为巩固提升用的练习多样化,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了算理。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精神。我觉的这几节课的流程都是“提出问题——操作验证(理解算理)——解决问题(掌握算法),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搭建了舞台。教学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悟出进位加的道理。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中学习,从而人人想学、爱学、乐学!
听完我区周云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感受颇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周老师的教学节奏紧凑,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学生和听课评委都听得专注和投入,最终她获得了这次省级会课观摩壹等奖,我们感到无比的开心,情不自禁的为周老师竖起大拇指,带队的区进修校李群老师更是笑成了一朵花!我觉得这节课中周老师三点给大家印象深刻:1、抓住重点,展开教学——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周老师教学时列举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2、精选练习,巩固所学新知识——教学中周老师设计了精练得当的练习题,让每个学生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练习的设计层次鲜明、层层递进,而且形式多样,不枯燥;3、恰当而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的用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孩子们的认知建构服务,而且有精练重点的板书,字体飘逸大方,评委老师一致认为周云老师是美女教师,人美字也美,字美人更美,人和字相得益彰!
(二)参观扬州东关街的人文感悟
19日我们在美琪学校用过晚餐之后,约定好回宾馆冲一把澡,然后一块去逛一逛曾经 当选 为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的 扬州千年古街 —— 东关街 。 这条东关街是扬州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 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 1000多 米。 据简介上说 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上的 “ 老字号 ” 商家 很多,比如说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 等等,看看这年份,再看看那古老气息浓厚的墙砖和路面,让我们穿过城门时犹如穿越时空似的,一股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的人熙熙攘攘,但我一眼看过去就能很明显的区分原住民和游客,不是听话语,而是真的能看得出来:游客很有好奇心,这里看看,那边瞅瞅,时不时的举起相机或者手机咔咔擦擦的拍下几张,想将自己心中眼中的美景保留,而原住民则不然,他们不管男女老少,表情很释然、恬静,慢慢的行走于古老的街面上,平静的就像古老的大运河的静谧的水面,缓慢而从容!我想人生也要这样,为什么要忙忙碌碌个不停呢?何必为许多的虚幻而争执固守呢?心静一些、舒坦一些、舍弃一些,必能收获到更多的幸福和平安!
(三)李老师的言行给我的触动
短短的两天相处中,带队的李群老师给我触动很大,他认真、负责,因为听课时大家分散到各个会场,每一次集合时他都会站在显眼处等待我们,看到我们每一个人,他都会露出阳光般的笑容,让我们身处异乡的人无形之中感到家乡的温暖。而且每次都是人到齐了,或者电话联系到具体的去向后,他才会进食堂吃饭,在我看来,这就是敬业和一个长辈无声的爱与榜样!散步时,李老师听到我和夫人通电话,笑着对我说:“才一晚上,就想家人呢?这样的私密电话,要悄悄的打喔!”我的脸不禁有些热,略显无力的说:“女儿有些咳嗽,我有些担心。而且以往出远门,我们都是一家人行动,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来,说真的,真的想她们娘俩了。”李老师边走边跟我说,他自己的女儿一个人在外边上学,后来还独自到美国留学和工作,父母不放手怎么行?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很重要的!听到这里,我不禁反思自己,似乎我对女儿一直没有怎么放手,总是认为她还小,对她很不放心,增减衣服需要我提醒,喝水温热需要 我 调配……每一次小女的感冒、咳嗽,都让我无比挂念,看来我真的需要放手了,让她有一个能够自我成长、自我调整的空间和时间,毕竟孩子终归要长大,而我们父母终归要老去的,小时候不培养其独立性,等到何时呢?
综上所述,我认为自己扬州两日学习,收获感受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