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
发表日期:2009/11/29 20:27:54 作者:无 有732位读者读过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注意范围窄,随意性较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学目标难以完成等情况不时出现。为师者精疲力竭,学生却茫然无知,一无所获。其实,只要教师能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组织教学,采用灵活多变的引导方法,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思维,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一、重激励,多表扬
获得尊重认可和欣赏是人类最普遍、最基本的愿望,儿童也不例外。课堂中,教师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以表扬为主,营造轻松、活泼而又使学生愉悦的课堂氛围,对启迪学生智慧,激发表现欲望,发展潜能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创造思维最佳途径。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坐不住,不能积极思考,认真听课等情况。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应从多角度寻求解决办法。
1、利用儿童的活泼好动心理,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运用做游戏、听故事、智力碰碰车等新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把握时机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如:“你真棒”、“你真行”等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让全班给他热烈的鼓掌,这样一来,不仅对回答者是一种勉励,也是对其他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融。
2、注重教态的亲和力,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微笑是对学生的春天。教师注重自身角色的特点的同时还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及心理特点,运用亲切的笑容,温柔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接触感受到自己的关怀,形成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之在学习中受到感化,在交流中接受新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情境教学,活跃学生思维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十分有效的重要途径,符合儿童心理素质和性格发展的特点。好的课堂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还可以活跃思维。增加教学的情趣性,使静态的概念生动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启迪,思想高度集中,学生兴趣十分浓厚。此外,还可以根据课时的不同特点设置相应的游戏,来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
三、注重评价的艺术性,树立学习良好的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由于受理解力的限制,经常会出现错误回答,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有耐心,热情地给学生以鼓励,如果教师对其进行责备,不仅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也会造成很深的负面影响。
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儿童表现欲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学生可以自主探索的内容,让他自己动手操作、研究,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只要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注重兴趣的激发与引导,运用生动多变的组织教学方法,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