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谢强龙>> >> 正文

“新老师,真棒!”

发表日期:2016/9/22 14:51:44 作者:谢强龙 有695位读者读过

“新老师,真棒!”

——听潘丰琴《四舍调商》有感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今天周四数学教研日,有两节数学公开课开设,因为上午有三节课,只能调出一节课,于是听取了四(3)班的课,这节课是老同学潘丰琴老师执教的《四舍调商》。

这节课内容我也曾经教过,前接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后续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五入调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易错点有两处,颇有难度!刚转科目从多年执教英语到执教数学刚刚一个月,潘老师就选择这个内容作为公开课,还是很有勇气的!

这节课听完后我主要有以下四点想法:

1、口算训练进行的有效果,而且题目设计的颇具心思,巧妙的蕴含了“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大”的变化规律,对口算这一常规程序赋予了新的使命——引导学生发现的生成就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埋下了伏笔与铺垫!

2、师生共同经历四舍调商的探究过程,潘老师在这个环节不慌不忙、不急不躁,耐心的引导多个孩子发言,大胆又较为准确的的讲出了什么是“四舍”,对四舍后除数用虚线表示,以便于和真正的除数区分,特别是在这里多次和孩子们强调:要用初商乘原来真正的除数,这就是第一个易错点,不少孩子会用四舍后的除数和初商相乘导致犯错。在孩子们发现不够减之后,又问“太大了,不够减,说明什么?”引导孩子们说出“初商偏大”,再追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调小、改小”,这里潘老师细心的提醒“我们在初商偏大时,要调小,调小1就行了!”调小后在计算对了之后,潘老师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问孩子们“怎样知道我们做的对还是错,可以怎样办?”反应快的孩子说“验算”,“对,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进行验算,确保正确”,将主动验算的好习惯慢慢的潜移默化的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生根。经历过272除以34完整的四舍调商计算后,潘老师特别细心的让孩子们再次回顾刚才的探究过程,这一次的回顾让孩子们对刚刚的四舍调商加深了印象!

3、两道观察错误在哪里,并改正过来的题目,起到了及时的巩固训练,这就是趁热打铁。接着是书上的四道改错题,看上去似乎和前两题类型相同,但潘老师处理的方法不同,前两题是她带领学生观察、纠错,这次的四题,潘老师是完全的放手,让孩子们独立观察解决,这里也突出了第二个易错点,当初商偏大导致乘出来的不够减时,往往会有部分学生反过来减。比如235-240会错误的写成等于5,或者初商乘真正的除数时忘记进位或进位不对,导致错误,比如63乘4错误的等于242等。潘老师还注重了让学生上黑板板演,让他们的思路进行全班展示。这边有一个孩子没有听清楚要求,是从下往上数第三题,导致两题做重复了,对潘老师的上课节奏有了一点小小的冲击。不过潘老师处理的还是很自然的,但由于节奏被冲击,我个人觉得潘老师原先对这四题应该有一个对比的,结果为了赶进度没有,有一点点的小遗憾。

4、最后我个人对潘老师有两个小建议,和大家进行商榷:第一是上课时的进度不要完全受自己教学设计的影响和束缚,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服务。当为了孩子的发展需要将一道题目讲深拓展时,后面即使还剩下一两题,也可以大胆干脆的舍掉!(放到课外让孩子们研究,这样就体现了市数学教研员朱宇辉教授的话:将好玩的数学研究延伸到课外!岂不是更美好?)第二就是教师的板书摆竖式时,所有的长线条最好用尺子打,这样不仅美观,还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榜样作用。孩子们会想:连老师都用尺子画线,那我们也要这样画的齐齐的,写的美美的!

潘老师这节课环节清晰、节奏把握的到位、课堂驾驭的得体,就是最后有一点点赶速度,她作为一名“数学新老师”来说,我觉得比自己当年强了不知道有多少倍。以上仅仅是个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妥,欢迎和我交流讨论。

——20160922教育教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