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朱婉钰>> >> 正文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6/9/28 11:02:19 作者:朱婉钰 有622位读者读过

2016920日星期二,我在湖熟小学上了第一次亮相课,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拉萨的天空》。《拉萨的天空》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围绕着“蓝”描写了拉萨的天空。课文语言优美,比喻生动,对拉萨天空的描写细致形象,一个“蓝”字贯穿始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培养语感。因此,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分为两部分:一是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二是抓住比喻句和对比句,初步感知拉萨天空的“蓝”。

首先,对于江南水区的学生们来说,拉萨离他们很远且对天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因此我想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北京和拉萨、上海和拉萨、南京和拉萨的天空的对比图,给他们一个直观的感受。但是由于多媒体设备的原因图片没有放出来,这个也是我提前没有准备充足的原因在,因此我在第二课时再次展示图片时,学生们立马就对拉萨天空的“蓝”有了直观感受。其次,在学习生字词的环节,由于多媒体的没法展示,我立马写在了黑板上,但是还是有一会的时间耽误,所以我在生字词的这方面的学习时间有点不够,留给学生们的时间不够充足,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河畔”的“畔”强调不够。接下来是对课文的理解,第一段就是通过一句比喻句来感知拉萨天空的“蓝”,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通过反复品读来更好的理解“湛蓝”这个词。然后过渡到第二段,通过“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抓住“掬”这个动词让学生做动作来感受拉萨的天空离人很近。接下来讲述对比句,拉萨的白云和蓝天、草地和蓝天的对比去理解天空越发纯净、更加明洁。然后穿插了作文的教学,续写对比句,通过图片上的其他景物继续写还有什么能让拉萨的天空显得更蓝。最后,让学生们阅读一二两段后让他们拿出钢笔习字册描红,讲解生字的结构和写法。

以上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有不足之处:设计的教学内容有点多以至于有的环节有点匆忙,没有给学生们留下充足的感知和体验的时间,因此以后的教学设计要更严密、科学;对课文的品读不够,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就应该让学生多读多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朗读还是不够,应该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通过范读、指读、评读和配乐朗读等方式来感知课文;课堂上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的参与进来,这一点我对学困生方面做的还不够,应该更好的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多听、多学、多练,多向有经验的前辈和师傅请教,更好的充实自己,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