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戴劭>> >> 正文

湖熟中心小学艺体组集体备课——《篮球——传接球》

发表日期:2016/10/17 12:53:12 作者:戴劭 有590位读者读过

时间

1021

地点

体育组

主持人

戴劭

主备人

孙伟

活动内容:《篮球——传接球》课时计划设计

 

 

 

根据男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篮球中的传接球练习为主教材。

重点:正确掌握动作要领   难点:准确掌握传接球的时机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传接球技术。

2、发展心肺功能,提高灵敏、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健康。

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开朗的性格,具有进取心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法:1、讲解示范                学法:1、积极参与练习培养兴趣

        2、组织学生练习                  2、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3、观摩学习,师生评议            3、积极练习认真体会

        4、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4、积极参与比赛,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5、师生评议                      5、进行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

  小结:1、放松

        2、课的总结

        3、评议

教学设计

一、教学指导思想

    大部分学生对单调的技术练习不感兴趣,如果我们把技术教学和学生喜欢的游戏结合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为此我力求在教学中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玩中练,玩中表现,玩中指导,玩中提高”;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二、课题设计

1.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否通过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课把准备活动的徒手操改变为竞赛性的游戏,辅以节奏明快的旋律;既烘托出热烈的氛围,又非常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过渡合理自然,克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2.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关心和鼓励,就象鱼儿渴望得到水一样。在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将鼓励和关心学生落到实处,根据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以及外在的行为表现适时的进行点拨和引导,来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情境,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挥,身心得到有机的统一。俗话说:“敢想才能敢做”,学生的思维舒展了,这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3.以体验成功感,培养抗挫折能力为发展最终目标。
    本次课采用分层次教学,对于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及发挥学生个性方面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形式。如:迎面传接球、三角传接球、四角传接球,可传一球、两球,也可传三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及水平进行选择,可选择的空间比较大,而且比较自由。每当较简单的练习成功完成,学生就会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的目标冲击的冲动,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以更大的渴望和意志力去完成下一个练习的任务。用成功体验来增强自信,当学生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打击时,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利用降低难度,加强交流与合作等来强化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上述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会反复互相取代,既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又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

 

 

 

 

 

李兵:本次课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时,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以小组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探索一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途径和适合新的教学模式。

 

戴劭:本课选篮球传接球为教学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科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初步了解和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并通过自己设计场地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周晓:本节课所采用的启发式、观察模仿、讲解示范、竞赛激励法等教学方法很有特点值得推广。

 

蒋正亮:本课在教学中,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思想,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整体、协调的发展。

活动效果

 

    在多位老师讨论中,很好地完成本次集体备课,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