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刘晓慧>> >> 正文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发表日期:2012/9/18 19:44:51 作者:AdminJN033 有473位读者读过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暑假了,难得有时间这样集中时间地看一本书。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是王晓春老师编写的一本书,书中上百来个教育案例,随意翻一篇读来都会受益匪浅。读这样的书,自然就不会觉得枯燥。

拿到一本书,我都会习惯看一看前言。智者的魅力大概就在于能够正确地面对现实的弱点所在。从师范院校走出来,大抵我们这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都带着些学院派的观念走进课堂,走进学生中间。王晓春老师说这样的一段话,想必大家都赞成:

一般说来,最廉价的“灵丹妙药”就是“爱”呀,“表扬”呀,找“闪光点”呀,“赏识”呀,“你真棒”呀等等,因为这种东西大家似乎都觉得它们有奇效,虽然很少有人认真地、较真地进行过科学论证。于是没到说不出什么道理的时候,就用它挂牌了。这些高招在经验介绍中几乎无往不胜,与他对应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我们需要真实地案例,科学的案例。这种案例不侧重于能否成功,而侧重于过程的逻辑分析;不侧重于激情燃烧,而侧重于理智的诊断。

从这本书中,你会看到王晓春老师正是用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与我们对话,他将教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称之为老师的专业能力之一。要是来一个专业考核的话,我估计悬乎。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某班有一名借读小女生,爱说谎,爱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上课不听讲,学生成绩差。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无数次,就是不接电话,接了也是敷衍了事。需要学生带回家签字的告家长书也没人管。

遇到这样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那种心情就不言而喻了,肯定也就像这位老师不知所措,首先想到的是家长的“不负责任”。现在要你来解决这样的事情,你会想到什么办法呢?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单一归因”和“他责归因”限制自己的思维,王晓春老师提出一项导致某种结果的原因是多项的,是各个原因综合而起作用的,我们应该提出多种假说,然后一个一个进行论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就假设了一下几种可能:1、父母文化水平低;2、家长有“教育是老师的事”如此之类的传统观念;3、孩子对学生的期望值低;4、家长对孩子失望了;5、家长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对孩子的成长不关心;6、夫妻闹矛盾。这样的假设或许对或许错,但是正如王老师讲的“我的思路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研究性的而不是怨天尤人的。”

单单拿出这样一个例子来说,也正是因为看到了最后:“沿着这样的路子走,你就会发现你的专业水平日益提高,你遇到问题有思路,你的办法总是比别人多几招,而且你或得有成就感,不像别人那么疲惫。这条路上有一个我们字面上很熟悉的名称,叫“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