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郑承鑫>> >> 正文

餐桌上的公共意识

发表日期:2016/12/30 16:54:23 作者:郑承鑫 有434位读者读过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午餐对我来说是种煎熬。我个人比较喜欢在幽静的环境中就餐,而大食堂的大空间反射着各种声波,显得躁动不安,声势浩大,吃得我如坐针毡,只想尽快结束。

   “饿”像DNA一样,在中国人后世儿女们的血液里稳定遗传。不能否认孩子好动的天性和竞争的氛围使然,可我觉得孩子应该能做得比现在更好。

首先,得让孩子明白,哄抢是没有意义的,弱化他们对食物的占有欲和恐慌感。每个人都会有饭吃,不会因为你第一个抢到饭盒而吃到更好的,也不会因为你最后一个拿到饭盒而吃到难吃的。其次,秩序与规矩要确定好。由于空间有限,由外往里依次传递能避免翻洒饭盒和哄抢,最后没分到的人再举手示意。我在班上试着讲过一次,道理孩子们都挺懂的,也挺认可,可过几天,又听到班主任在讲打翻饭盒的事情了。也许,这就是孩子吧,没必要吹毛求疵,大人们也未必做得好。

不禁忆起我幼儿园时的一位女同学。如果说有“校花”“系花”之类的,那她就是“园花”了。整个幼儿园时期,她算是我的榜样了,我是跟着她的影子。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谦让”,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自觉而低调地礼让他人,不争不抢,仿佛排最后会有神秘奖励似的。至今仍模糊记得自己回头看她时,她那谦和的微笑。她在公共意识方面超越她年龄的修养深得幼儿园老师的称赞,我就很不争气地跟着“鹦鹉学舌”了。现在想想,她也是我的“重要他人”了。

餐桌上的浪费也是曾经使我震惊的,不过现在已经习惯了,大家也都不以为意。每个班级,少则一座“大山”,多则两座“大山”,难道食堂阿姨忙活半天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剩菜剩饭吗?貌似食堂阿姨也并不在乎。垃圾自有其价值所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在袁隆平的研究下尴尬地销声匿迹了。有时会替那些植物动物扼腕,好不容易长成了,却死得不其所。从粗放型到集约型是一个漫长的转身啊。

想起《爸爸去哪儿3》中在寺庙里含泪吃饭的可怜的大俊。那顿斋饭带给他深深的教训:吃多少拿多少。这句魔咒般的话肯定会影响他的饮食观。臆想我们能不能也培养出孩子“吃多少拿多少”呢?“吃多少拿多少”是对自己的行为的负责,对自我的约束与掌控,游刃有余,特立独行,凡事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