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运小学听课心得
发表日期:2015/9/30 10:40:23 作者:郑承鑫 有596位读者读过
这三节课都是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模式相同,都体现了百家湖小学的“本真”课堂特色以及时下追捧的结构性教学。以下重点谈谈我对庄海娥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的感受。
一、有力导入,唤醒认知
“知识准备”板块设计了与例题相似的情境:桃树3行,每行7棵,一共有多少棵桃树?
(1)根据___和___两个条件,能求出___,算式是___。
(2)要想知道___,需要用到___。
(1)体现了从条件出发的策略,(2)体现了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激活已有认知,调动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为“针对性学习”板块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也实现了知识的糅合。
二、首尾呼应,实现目标
课伊始,“我的疑问”中学生提出“学习列表策略有什么好处”“怎样列表”“什么是列表”“列表要注意什么”“列表的步骤”,教师一一板书。经过课前的思考,带着各自的疑问学习新课,深入课堂,这是有目的的学习。新课授完后,回顾这些问题,一一对照,都已解决了。这样的设计用几个核心问题统整全课,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可谓“既要见树木,也要见森林”。
三、策略优化,经历过程
这三节课都直接利用学生预习案上鲜活的资源,并加以展示、交流。初次整理,有的学生用文字,有的画表格。对比二者,发现列表清楚、简洁,且都是从条件出发。这张表格最后一列学生写道“问题中有用”“问题中没用”,教师适时引出另外一张更简洁的表格,再加以对比两个表,哪种更好?在不断的比较中,明白有些条件与问题无关,是多余的。在表格的不断优化中,体验感悟策略形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