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时几分》教后反思
发表日期:2017/2/27 17:27:33 作者:郑承鑫 有838位读者读过
《时﹑分﹑秒》这一单元分为三课时:《认识时﹑分》;《认识几时几分》;《认识秒》。其中,《认识几时几分》是重点,亦是个难点。教学后,通过作业反映出来的问题较多。觉得有必要记录一下,为今后的教学扫除障碍。
1.教具学具的准备。
毫无疑问,实物钟是教师的最佳选择。那学生应该准备什么样的钟面呢?大部分学生带的是文具店买的模型钟,少部分学生带的是手表和小闹钟。不论是前一课学习时与分之间的进率,还是本课认识7时15分,学生都需要亲历指针变化的动态过程,感受时针和分针不一样的转速。不合适的学具显然会影响学生认识几时几分,体会不到“几时多”和“比几时少”。所以,我认为,小闹钟是最佳学具。然而,市面上的小闹钟各式各样,也会对学生造成困扰。比如,有的指针固定在钟面圆心还超出一小截,学生误以为一共有4根指针。
2.强化时针﹑分针与数字的关系
初期看钟面写时间,学生觉得别扭的应该是分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正对应着钟面上的数字,然而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了5小格,对着的数字却是1。个别学生思维定势,看到分针指向几就写几分。自我反思,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不充分。可以通过师生一起拨一拨﹑数一数﹑读一读,以及同桌之间一人拨另一人说来强化对时与分的认识。适当的练习亦是不可少的。
3.正向逆向,反复演示
接近整时时刻的认读是本课的难点,课后练习错误率很高。7时55分和8时零5分,容易出错的是7时55分,因为此时时针接近8,而此前学生接受的是“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教学时,可以正向操作:先拨出7时,然后开始旋转指针,可以先拨到7:05停下,让学生说出时间,接着时间一步一步往前走,分别停止在7:20,7:35,7:45,最后停在7:55,也需要逆向操作:先拨到8时,然后时间倒退5分钟,提问“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有没有到8时?”“那么应该是几时多?”然后观察分针位置,指向11表示55分,所以是7时55分。充分的操作后,通过比较7时55分和8时零5分的两个钟面,使学生明确7时55分是8时还没到,8时零5分是超过8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