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听后感
发表日期:2017/3/31 9:07:33 作者:无 有606位读者读过
这周四的教研,一直期待,如愿以偿,有幸听到了倪海琴老师的一节课《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听完这节课的感受。
1、创设情境,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课,倪老师创设了一个符合现实背景的故事情境——春游,需要订一些车辆,课件出示了图片,令人惊喜的是:车子“开来”的同时,还伴随鸣笛声,情境感十足,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这样的一个细节处理是本节课的小亮点,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营造了轻松而又愉快的学习氛围。
2、学具充分,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根据情境图,学生已经顺利提出本节课所需要的两道算式,先看45+30,倪老师以小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小棒,拨一拨计数器,再到讲台前来展示摆法和拨法,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适时提问:为什么要把40和30先加?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操作方法的共同点,提炼并总结:不管是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都要先把45分成40和5,再算40+40=70,70+5=75,边说边板书。这一新授环节,着重让学生亲身经历并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教师协助概括出算理,45分成4个十和5个一,用,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7个十加5个一得75。再看45+3,学生已经有了45+30的计算经验,这时倪老师稍作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摆小棒,可以拨计数器,也可以不摆不拨。这一部分教学动手操作时间简短,并且加入口头算法,其实也就是间接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45分成4个十和5个一,用5个一加3个一得8个一,4个十加8个一得48。
3、及时对比,能提醒学生总结算理
在两道算式讲解完后,倪老师提问:45+30和45+3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指出都有45和3,不过30后面有0(研讨时指出:这两道算式数字类似,提醒学生在练习时要看清题目,理清算理,可以追问为什么数字类似,算法不同,是因为3表示的意思不一样,明确一个是表示3个十,3个十要加到十位上,另一个3表示3个一,3个一要加到个位上,纠正学生的说法)。
4、巧妙练习,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由于时间关系,倪老师设计的练习只挑选了几道完成,印象深刻的游戏练习:“我的朋友在哪里”,老师出示题目卡片,学生寻找答案卡片,并回应老师。小游戏,大知识,学生在游戏中思考、解决问题,寓教于乐,效果真好!
倪老师的课让自己反思,在正常教学时,有时不妨设计一些小惊喜,看似幼稚,但这样的“小把戏”可以牢牢地将学生的好奇心套住,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