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赵芮>> >> 正文

[原创]《第一次抱母亲》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7/3/31 23:48:35 作者:赵芮 有737位读者读过

第一次抱母亲听课反思

湖熟小学  赵芮

听完王特的这节课,我感觉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一切都在愉快的谈话中进行着。

上课伊始,王特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母亲,让大家谈谈看到这个词语时的感受,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慈祥、亲切、温暖等话语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温馨的氛围,在这温馨的氛围中,王特让学生发自内心对母亲说一句话,到此,课堂出现了第一个小高潮,同学们的表达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顺势,王特引出本文的课题并板书——第一次抱母亲,一气呵成。

与平常的课堂不同,王特用了对对子这种独特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感知课文内容。“母对子、轻对重”,PPT上出现这样一个例子,王特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得很透彻:母是文中的母亲,子是作者,轻是指母亲的体重轻,重则是指母亲肩头的担子重。接下来,学生自己根据PPT出示的词语对对子,这些词语分别是文中用来形容母亲、“我”和护士,通过有趣的对对子,让学生抓住文中的这些关键词,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紧接着,王特抛出一个问题:文中几次写到“抱母亲”,学生很快能找到有两处,然后思考,这两次“抱”有什么不同?因为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母亲竟然这样轻,所以用力过猛,后来“我”知道了,所以动作很轻。在学生清楚地知道原因之后,王特抛出了本节课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既然文章的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可是文中有关抱母亲的描写只有短短几十个字?是不是偏题呢?由此来聚焦对话,角色领悟。

文中有三个人的语言,分别是护士、“我”和母亲,王特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要求只有一条——读谁像谁,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这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和身体状况以及考虑当时的语境。学生上台展示的时候,王特针对他们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出现的问题予以适时地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然后通过朗读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在谈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的时候,王特邀请学生上黑板进行板书,这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肯定与鼓励,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课上,同学们表现积极,参与感强烈。

接下来,点题提升,一切话语都化成了温馨感人的画面,随着轻柔的音乐,学生闭眼冥想本节课的收获,这是友善用脑的课堂特色所在。最后,一个课后小练笔将学生从口语表达延伸至习作表达,王特所创设的情景也非常温馨——开头:一天妈妈在正准备洗脚,可是水太烫了,于是她准备起身兑凉水。……结尾:我抬头看着妈妈,双手轻柔地抚摸着妈妈的脚背。引导学生思考,中间发生了什呢?仿照本课的对话,将这个故事补充完整,并给这个故事起一个合适的名字。虽然没有当堂进行练笔,但是我想,同学们这节课肯定收获满满,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这个故事。

听完这节课,有一种无比温暖的情感包围着我,那就是——母慈子孝,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在这浓浓的文化熏陶中,孩子们茁壮成长,我想留在他们心里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融于骨血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