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陈柯>> >> 正文

[原创]《分数的意义》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7/3/30 23:53:03 作者:陈柯 有581位读者读过

  这一周,学校组织同课异构活动,课题是《分数的意义》,由于自己刚工作的时候,就上过这个课,所以抽调时间抓住机会聆听了师傅前后两次的教学设计。对比发现,当时的想法还是生涩,前辈的想法自由高明之处。

  这一节课的第一个重点是单位“1”的教学,这部分师傅引发学生思考关于“1”的问题,由一个、一条过渡到一堆、一些,采用丰富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快速说出一( ),在形象的图片中抽象出这时的“1”是一个整体。图片还为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打开思路,于无声处渗透“1”的思想。接下来,追问怎么将三个苹果看成“1”,学生说明可以将它们圈起来,证明整体思想已经产生,顺着课件,得出2个“1”是2,3个“1”是3,提问:这个“1”像什么?学生如果没有预习,是很难说出单位“1”这个词的,但能感觉出来是一个衡量标准,最终明确单位“1”的定义。想想当时自己的设计是按照书本例题修改,总结概括出单位“1”,而师傅将单位“1”拆分开教学,水平更深了一层。

  第二个重点是分数的意义的教学,这部分,师傅将书本例题稍作改动。出示图片,让学生找找单位“1”,进行有效复习,同时说出图中所表示的分数,并具体说说怎么得到四分之三的,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初步感知要得到分数首先要将单位“1”平均分,再取出几份。为了巩固,师傅设计了动手操作环节:分一分,折一折,涂色表示分数。亲身经历分数的产生,并在展示中让学生精简语言表述过程:我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 )份,涂色表示了这样的( )份,学生表述,教师板书,既对单位“1”加强训练,又为分数意义的引出作铺垫。然后根据板书,提炼概括,形成分数的意义。

  第三个重点是分数单位的教学,师傅利用数轴图来教学,这也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说出分数和有几个四分之一后,追问四分之一里有几个四分之一,黑板上顺理成章形成板书,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发现,借助单位“1”教学的经验,明确分数单位的定义,这一部分,师傅对于说法有一定的改变,前面在教学分数产生时,用的是“取出其中的几份”,而对于后面会学到的假分数,是在一个单位“1”内“取不出来”的,所以用“表示”,这是我原来教学时没有重视的细节。

  本节课内容少,但内容抽象,如果不一一分解,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时,时间紧张,对于练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傅设计了一个对比练习,一组图分数一样,但是涂色的数量不一样,另一组图涂色的数量一样,但表示的分数不一样,从直观图中,观察中发现问题,对比中辨别单位“1”、平均分、表示份数之间的联系。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但是纯粹的概念讲解难免枯燥乏味,师傅从大量的图片、灵活得操作、对比性思考性强的练习展开教学,感觉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