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江洁>> >> 正文

蚂蚁和蝈蝈 教后反思

发表日期:2017/4/1 15:45:29 作者:江洁 有394位读者读过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第二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在讲这篇课文之前,我综合考虑了课文的文本特点、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从文本特点来说,这篇文章篇幅不长,故事性较强,同时富有教育意义;从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讲,除了学会生字词、读背课文之外,还有句式训练以及懂得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来讲,他们除了具有低年段学生好奇心强、热衷于故事的特点外,又具有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喜欢自我表现等特点。

  基于以上分析,再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领悟,我拟定了一套教学思路。首先,确定教学内容。课文虽然只有三个小节,但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讲完,必定会顾此失彼,指导了阅读可能就没有时间指导写字和说话训练。而课文前两节写了蚂蚁和蝈蝈在夏天发生的故事,后一节写的是两种小动物冬天的遭遇,刚好分为两个部分。于是,我决定只执教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

  其次,确定教学目标。只教课文的前两段,那教师要在这两段之中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能从这两段中学到什么?分解了大纲的教学目标后,我决定以指导好学生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和两个重点词汇以及会书写两个一类生字为教学目标。

  再次,确定教学方法。好的朗读应该是入情入境的朗读,因此在指导朗读方面,我采用了想象情境法和演读法。

  事实证明,整堂课的内容选择是合理的,也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相对比较适合学生的特点,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如在教“夏天真热。”这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过夏天时的情景,回忆夏天到底有多热。学生纷纷说了夏天的热之后,再指导朗读“夏天真热。”学生自然就能将“真热”两个字读出“热”的味道。再如,指导朗读“他们有的背,有的拉”时,我让学生表演“背”和“拉”的动作。刚一开始,学生只是正确地做出了这两个动作,我评价说“看来你搬的粮食很轻哦”,引导学生想象小蚂蚁搬比自己还要重的粮食时吃力的样子,然后再让学生表演“背”和“拉”的动作,这一次他们表演的很到位。接着再指导朗读,他们就能够体会在读书时将“背”和“拉”重读的感觉。

  另外,课堂上有一个令我意外的小细节。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和师傅商量后,决定在教课题“蚂蚁和蝈蝈”这几个字时,先让学生找一找这几个字的共同点(预设他们大概能找出都是虫字旁或都是左右结构这两点),然后再由教师总结点出这几个字是形声字这个语文知识。可是没想到,在课堂上提问时,第一个同学说出了相同的偏旁,第二个同学就直击要害地说除了偏旁一样外,右边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差不多!这不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不知道该怎么讲才好的形声字的概念吗?这使我喜出望外,赶紧就着这个话头讲了形声字的概念。

  但由于我自身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不足等原因,也使得课堂上出现了一些瑕疵。在教学完“满头大汗”的意思后,我为了课堂流程的顺畅,就接着追问“你想对这群满头大汗的蚂蚁说些什么”,这个设计的目的本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蚂蚁的辛勤劳动,部分学生确实也体会到了这个意思。但是由于提问时我强调了“满头大汗”这个词,有些学生便回答说要帮助蚂蚁扇扇子,要帮助蚂蚁搬粮食等,我不知道这些回答是否偏离了教材的宗旨,但是由于帮助别人也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我在点评时便夸奖这些孩子有爱心、乐于助人。不知道假如有机会再上这一堂课,对这个问题我是不是要换一种提问的方法。

  在讲蝈蝈那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说说蝈蝈除了唱歌、睡觉外,还会做什么。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争先恐后地说,这时我没有很好地控制学生说的时间,导致这个环节占用了指导书写的时间,使得整堂课的节奏有些失调。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要注意把握每个环节的时间,让课堂效率更高、让课堂更流畅。

  无论如何,这堂课让我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让我体验到了躬行之后的点滴收获。未来的路很长,就让这点滴的收获铺就一条芬芳的教学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