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蒋珊珊>> >> 正文

《寻找最美教师》读后感

发表日期:2017/5/11 8:17:34 作者:蒋珊珊 有556位读者读过

   感动、温暖、励志、鼓舞……这些是我观看《寻找最美教师》颁奖晚会后的感受。颁奖晚会上的十位乡村教师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对学生无私的爱,伟大的爱。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学生们独特的爱,孩子们记住了他们,大家记住了他们,成就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

  杨文纪,是桦甸八道河子镇中心校初级教师,是最令我感动的一位教师。从1985年至今,在这个几乎与外界隔离的偏僻山屯里,杨文纪一个人干了29年。他因为延误儿子的治疗,致使其落下终身残疾,却没让一个学生有过闪失;他自家生活拮据,却为学生争取来近100平方米的新校舍;他坚守着大山,却把一拨一拨的学生培养成人,送出大山。可是这一切他从不抱怨,杨文纪甚至还说,看到自己教的孩子有出息便是是他最大的幸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用来形容老师的诗句,我读过无数次,但直到看到了阿力甫夏老师,才真正地懂得了奉献。阿力甫夏老师就像那春蚕,他淳朴、平凡却又伟大。他默默地坚守在大山深处,冒着生命危险,为孩子们开辟求学的道路。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更说:“我留下来,是为了让他们能走出大山。”于是他带孩子在路上艰难的行走,老师关心每一个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们,给孩子们分饼干吃。他更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小本子,上面记录的是600多个孩子的姓名,从每一个孩子零周岁开始,他翻山越岭,来回要走上10来天,到每一个孩子家里,把他登记下来,等孩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他就去一个个的领出来,每当他拉着孩子的手要离开孩子家时,孩子的父母都哭着喊着,难舍难分的,为了孩子学文化,走出大山,走向全世界,老师用他无私的爱,默默无闻的奉献……。

      还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为国家的外交工作做了40年的贡献,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把爱化作了夕阳的光辉,播撒给孩子们,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到偏远的贫困地区,住着不足10平米的小屋,在艰苦的条件下,教孩子们英语,为山里的孩子们推开了一扇通向外界的窗。除了给孩子们灌溉文化知识,他们还非常重视文明礼貌、个人卫生教育。由于条件较差,他们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但是他们表示只要能动,就一直教下去。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他们?这是什么样的毅力支撑着他们?一个字就是“爱”。他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外交事业,他们又把晚年献给了山里的孩子们,把爱播撒给了他们。他们的话语十分真实、质朴,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地付出,他们的行动是那么的低调,从来没有被关注、被敬仰,但他们辛勤和汗水会使祖国的花朵更加鲜艳。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岗位上要走的路还很长,我要以这些最美教师作为自己在工作中的榜样,学习他们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赞歌;最美老师,美在责任。他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观。

    这个节目给我传递着这样一种正能量,就是“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在以后得工作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工作,甘做基础中的基础,争做基础中的塔尖。用大爱谱写自己的人生,才活得有价值,年老时才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悔恨终生。他们的事迹将会鞭策我在以后教育教学中加倍努力工作,无怨无悔,就像主持人白岩松所说的那样:“永远不要为青春发愁,永远相信青春,青春才如此的美!”衷心祝愿蜡烛精神永远闪亮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