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是一种真情流露
发表日期:2017/5/27 0:00:00 作者:江洁 有3116位读者读过
讲,是一种真情流露
——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讲故事观感
故事是小学语文课文很常见的体裁,在一个故事里,老师可以挖掘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从而树立起人物的形象。这些都是通过文本分析的出来的结论。但是如何将这些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在朗读中体现出来呢?或者不仅仅是简单的朗读,而是通过讲一个生动的故事,将所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次观看全国教师语文素养大赛对如何讲故事颇有感触。
讲,首先是语言。普通话要稍许正规,至少不能读错音,不能写错字。演,要有一个度,给小学生讲故事应该区别于幼儿园,不要太偏低龄化,同时语言要尽可能的自然,让别人听着舒服,要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这是朗读对语言的要求。一句话总结,就是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的事情,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该有的得体的分寸的把握。
在讲故事这个环节上,选手与选手之间的分数差距很大,评委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各个选手进行了评价:第一,语言;第二,体态;第三,穿着。首先,在语言的表述上,解说时,声音一定要放下来,就是一个中性的,自然的表述,不要随着角色的变化将自己解说的调门也升上去,这样不利于我们所塑造的声音或者形象的区别。另外讲故事的语速也不宜过慢。虽然讲的是一个古代的故事,但故事是讲给现代人听的,应该适应现代人的试听习惯。其次在穿着方面要尽量做到简洁,避免繁复的装饰,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们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到故事以外的事物上,而不在表演上。应该避免穿带有蕾丝的衣服,衣服的颜色要与身后的背景的颜色有鲜明的对比,这样避免被背景“吞噬”,导致和背景贴在一块儿。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类似于这样的大型比赛上,可以多准备几套衣服。另外有一个小细节很重要,宋月娥老师获得了相对高的分数,因为首先她对自己的衣服进行了设计,穿了一个与兔子图案的运动式的T恤,一双平底的运动鞋,非常适合在舞台上表演,和孩子们交流,能够跑,能够蹲,反映主题的同时能够很好的把握节奏,是现场获得笑声,互动最多的一个表演,非常棒。8号的武鑫老师讲述的是《父亲》,这个父亲是最真情实感的一种表现,感动了在场的很多人,当时的评委老师鞠萍姐姐听后都热泪盈眶。他讲的很平淡,平淡的语言讲述平淡的故事最是打动人心。由此可见,我们讲述一个故事并不需要太多花哨的表达,不是动物多,嗓门大,学得热闹就是好,有的时候讲故事要有两方面,要么是有趣,要么是感人。这在故事的选材上就给了我们一些条件,可以稍稍动一些脑筋。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鞠萍姐姐在现场讲的故事《不一样的露西》。这是一个叫露西的瓢虫寻找斑点的故事,很温馨,很感人的故事。鞠萍姐姐讲的很平淡,整个故事中,语言温和,没有华丽浮夸的表演,我想,那就是她自己,一个伴随我们童年的和蔼的可爱的鞠萍姐姐。但是当这样的鞠萍姐姐化身为“露西”“蝴蝶”“小鱼”……时,她有时那么的不一样,仿佛她就是他们,总是能用她自己的语言将所有人带入那个“露西”的小世界中,失落、难过、羡慕、欣喜、高兴……所有的情绪都在她的语言中表达出来。最后,露西很快乐,因为他有了四个漂亮的斑点:一个柔滑的绿色、一个闪亮的黄色,还有炫目的蓝色,最后是一个耀眼的白色。在总结这四个斑点的时候,鞠萍姐姐充分调动现场所有人的积极性,问一个柔滑的……一个炫目的……一个炫目的……一个耀眼的……剩下的让观众去答,这样起到一个回顾反思的作用。事项这样一个故事讲给孩子们,他们应该是非常高兴去静静倾听的,最后让孩子说出故事中的瓢虫露西得到了几个斑点,一来调动气氛,让孩子们加入到讲故事的氛围中而不是简单地做一个听故事的人;二来,检测他们是不是仔细听了,是不是记住了。这样的故事课堂是有趣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