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星星>> >> 正文

[原创]语文课是能力的提升

发表日期:2017/6/14 7:34:22 作者:王星星 有575位读者读过

语文课是能力的提升

                    

最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两节语文课两种风格,思路设计也不尽相同,但仔细听完觉得两节语文课有一个共同点,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我想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成长。我们常说,学语文学什么,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绝不是一堂课读几遍书写几个大字就可以传承的,相反如果老师教授的是一种方法,使得能力得到培养才是学好语文的长久之道。

在王老师的语文课上,创新式地打破了语文教学一课一篇文的传统,把《天火之谜》和《诺贝尔》两篇课文相比较教学,以写法作比较,深入分析了两篇课文层层递进的写法。课堂开端,让孩子思考“从课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篇课文分别是写什么的?”两个问题抛出,在循循善导中得出《天火之谜》是写事的,《诺贝尔》是写人的。接下来的课堂就交给孩子们去论证这个观点,论证的过程是让孩子们用四字成语概括段意的过程,这不仅考察了孩子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兼顾到概括文意的能力。紧接着,下一个环节是让孩子创新性地思考“如果把《天火之谜》换成《富兰克林》可以吗?把《诺贝尔》换成《炸药之路》可以吗?”这是第一层次的提问,孩子们很容易得到不可以的回答。但接下来思考的问题就是提升孩子能力的问题了,王老师这样提问,“如果我一定要把《天火之谜》换成《富兰克林》话,这篇文章需要添加些哪些内容呢?”,于是在这个问题下孩子们开始讨论,在之前环节的铺垫下,回答这一问题也显得水到渠成多了。同样的设计理念,孩子们也不难回答出“如果把《诺贝尔》换名为《炸药之路》需要哪些新内容”的问题。这堂课的设计就是围绕了这两个问题,看似只是两个问题,却从写法的角度潜移默化的告诉了学生叙事文与说明文的区别。

总结看来,王老师的这节阅读比较课渗透了一个理念就是由内容到写法的学习,不再是学课文就学几个词就鉴赏几个美句,更高层次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一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学语文,不仅是读好书更重要是会读书。这对我的启发也有一点,教好语文不仅是教字更要启发,形成一种思维模式。